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该死的,竟然合起伙来………纺织厂主有些气急败坏了,在书房里摔报纸。罢工已经一周,工业区内很多工厂都复工了,唯独他们几家没有,织机又被砸了一台,各个报纸每天都在报道罢工的消息,每天都要分析一遍尚未复工的地方,媒体们的偏向也很明显,越来越少人站在他们这一边。他的纺织厂和码头几个商人,名声已经差到极点,虽然骂两句造成不了什么实际损伤,依旧很令人不快。
更气人的是政府警方的态度,并没有站在他们这边,他要求警方骑马冲卡也不同意,“……不,那太过分了,他们只是想涨一点工钱而已,我认为你们完全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当时警长对他们的要求是这么回应的。谈?!说得轻松!
一旦妥协,他将来会有多大损失,那群警察知道吗,也不想想每年是谁在交税!纺织厂主黑着脸。
手下送了一封信进来又出去了,片刻后,书房中传来大声咒骂的声音。次日,纺织厂主、码头商人等资方与罢工代表们在伦敦市长的调解下,共同坐在码头边上一家小酒馆内谈判。
显然纺织厂主这一边的人脸色更难看,他们不想来,但市长出面,不得不走一趟。
“我们的要求很简单,码头工8便士时薪,要保证最低用工时间,工厂周薪调整为18先令,每日工时不能超过12小时,孩子们不上夜班,不能再因为′机器损坏扣工钱!"罢工代表强调了一遍他们的诉求。这些内容所有人都知道了,报纸、传单都写得很清楚,没有人觉得不合理,除了要付钱的人。
码头工赚时薪,因此要保证最低用工时间才能保证收入,免得被工头针对,而工厂工人是固定工资,就容易被压榨加班,以及各种理由扣钱。“这不合理。”一名码头商人吐出四个字。“无耻的人,码头时薪本就是8便士,是你们一次次降低到6便士,还要再降到5便士,你要逼死我们!"罢工方一名码头工激烈反驳,引得其他工人也开始叫骂,场面差点失控。
“安静……“警方立即上前阻止他们动手。那名码头老板没想到自己不过说了一句话,引起这么大反弹,当下抿紧嘴不表态了,也表明了不想接受对方的要求。工厂主们也是一样,他们不愿意,市长只能让他们坐下谈判,却不能逼迫他们妥协。
最终没有谈拢,临走前,市长回头对他们说了句,“是时候停止这场风波了。”
“该死。”一名工厂主低声咒骂了句,市长明显对他们也很不满。“不能妥协,这次同意了,谁知道以后他们还有什么过分的要求!“纺织厂主低声对其他人说道,他的意思是宁可损失一些钱,也不能把这群工人的心养大了。
几人都没有心情多说话,直接在酒馆门口分开了。罢工代表们在酒馆内坐了一会儿,“我看他们就快妥协了。”一人高兴地说。“我们坚持下去,肯定能行!”
“这段时间是最关键的,一定要守住。”
“对,不能让那些替工们混进来”
目前的形式比他们预测的好多了,胜利在望,奥康纳提醒他们,“还不到庆祝的时候,大家小心。”
伦敦许多果蔬、物资都是通过运河送进来,码头停工后,果蔬价格有少量上涨,有近郊农场通过马车送到市场,对普通人的影响没有太大。但对码头商人和工厂主们就不是了,现在多停工一天,他们的损失都在上涨,逐渐超过他们的忍受范围。
又过了两周,最先妥协的是棉花商,他的船被迫停在码头,导致棉花延误,印度资方向他索取两万英镑的违约金,远超过他同意工人提薪要求的支出。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第一个同意了码头工的要求,在他之后,北海渔场也不得不妥协,快到鱼群最密集的时候,若罢工继续,就等于错过全年最大利润窗口,对比之下宁可给工人们提薪。
他们收买的工贼尚未成功分裂罢工力量,他们自己的联盟先破裂了。有了带头的,一个个工厂主权衡利弊,都选择同意工人们的要求,钢铁厂的厂主甚至要求厂里的员工先复工,协议之后再补签,若再不复工,他无法向德国交付铁路钢轨,违约金高达五万英镑。
工人们自然没有同意,必须所有资方都签订协议,才能复工。于是这些厂主们便将说服目标转移到纺织厂主身上,一天内纺织厂主收到三封来信,劝说他同意。
“该死,该死,该死!"纺织厂主将信扔在地上,胸口不断起伏。他的工厂难道没有损失吗?他的纺织厂停工一周就会损失两千英镑,更别提一些延误订单的违约金,早就超过工厂所有工人的年工资了,他就是不想认输而已。
“他们怎么还没饿死!"纺织厂主诅咒道。这时候,手下战战兢兢又送来一封信,“是市长先生的信…”小酒馆再次迎来一次谈判,这次,不管纺织厂主有多么不愿意,最终签订了协议,同意了工人们所有要求,放下签字笔的那一刻,现场及酒馆外的工人们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喔!!!”
“我们胜利了!”
在欢呼声的包围下,纺织厂主等人沉着脸坐上马车离开,倒是市长临走前,与罢工代表们点了点头,态度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