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声丑丑丑,听着像是愁愁愁。
但今日天色已经渐暗,山窟挖得这么深还得再用木头撑着以防万一,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
然而第二天,当英娘夫妻和村民们有说有笑地来到山壁面前时,却只看到一面光滑的石壁。这些年凿的山窟,一夜之间被填平了。“你们……你们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阿丑。“英娘跪在地上,仰头看着苍天。明媚的阳光照着层云,金光隐隐,有一尊若隐若现的大佛。那大佛说,阿丑犯下滔天的罪孽,不可轻易出山。唯有众人替阿丑赎罪,修功德福报,将债孽还清,山才不会自己填平,否则就算子子孙孙无穷匮,就算长生不老与天同寿,凿不穿就是凿不穿。
英娘泪眼问:“如何赎罪。”
大佛说:“你徒步往西,虔诚到大雷音寺皈依,若能心无怨恨修成正果,便可为阿丑诵经赎罪。”
佛门不允许女子皈依,所以这是给英娘的恩赐。“呵呵……好,我徒步往西去。"英娘笑了一声,竞很快就应下。她的丈夫则因此恼怒,拉着英娘的胳膊说:“够了,你不要再为她做些什么了!她不过是给了我们一颗她剩下的仙丹,我们却要陪伴她这么多年,替她经营这座山!你那么在意她,她当初却明知道我们的孩子冤死,也不下幽冥去救!郑获曾经也很感激阿丑,尤其是阿丑冒着犯天条也要救下卫皇后一脉,但在他的心里,阿丑位置是很靠后的。
他最在意的是这个曾经跟随高皇帝打下来的江山王朝,其次是自己深爱的妻,冤死的子女,然后才是一起生活多年的阿丑。汉室江山发展他参与不了,子女冤死也并非阿丑的过错,他只剩下相伴的妻,只要不影响到英娘,他乐于帮助阿丑,维护阿丑。可如果会让英娘痛苦,他宁可站到阿丑对面。
“英娘,阿丑是凡人,难道我们就不是凡人吗?我们比一般的凡人只多了寿命,阿丑至少还有一副半仙般的不坏身躯。“郑获眉头紧皱地劝说着,“我们不欠她的,造成这一切后果都与我们无关,我们凿山十四年,该还的也还清了。就放下她,好好生活吧。”
“不……不是,我有责任。"英娘摇头说,“一切事情往前推,起源于那个小渔村……如果我能早点放下成见,就像后来那样,我每天将吃的分一点给她,教她一些生活的本领,她会是寻常人,我们都是寻常人。”郑获仍旧反驳,说:“那时谁的家中总有余粮?渔期遇到风浪,也有落空的时候,我们自己都只温饱,遇到一个人人喊打的丑八怪,我们袖手旁观,怎算是错呢。”
英娘则说:“家家户户没有余粮接济阿丑,可阿丑在这山时,方圆百里却家家户户有余粮。"说完,话题落回到刚才丈夫的抱怨上,说,“阿丑不是没有想过去幽冥界救我们的孩子,是我不想提。我们的孩子活着,再生孩子,那时候出了意外,要找阿丑救吗?难道要让阿丑成为我们子子孙孙的专供神仙吗?”“我不该旧事重提……“郑获低下头来,伤心道,“我只是更在意你,不希望你受那些本不该受的劳累。”
英娘松开丈夫的手,说:“我是愿意皈依的,不仅仅是为了救阿丑出来,我入佛门,是否也能像观音菩萨那样普度众生?去很多地方,救很多人,救出很多的阿丑,我们拥有很多的山,每座山的方圆百里,都家家户户有余粮。”阿丑曾说英娘看她的眼神很像菩萨,或许就是因为英娘有着菩萨的心心肠。菩萨只是一个外来的称呼,当人们知晓这个称呼后,或许英娘就是活菩萨。英娘不觉得阿丑有罪孽需要赎罪,这是一个交换条件,要救阿丑就要先认同阿丑有罪孽。英娘应下时心想:皈依前撒谎,不算诳语。大佛又说,金蝉子已经过了流沙河,到南赡部洲传佛法,倘若能协助金蝉子传法,亦可减轻阿丑的罪孽。
郑获也往前站定一步,与身边的英娘说:“我也皈依,减轻你一半的事。”说完看向大佛说,“我乃大汉开国元勋,有高皇帝所赐的几件信物,如今篡逆之辈伏诛,刘家再兴大汉,我可协助金蝉子传度。”阿丑的两个土地人,一个留在了东土大汉,一个前往西天拜佛。其余得了长生的村民们再次拿起镐子,对着山壁叮叮当当凿了起来。四十一年后,英娘踏上凌云渡的船,脱去凡胎,走入雷音寺。同年,南赡部洲的第一座寺庙在都城雒阳建立,两名天竺高僧为皇帝翻译经文,正是化名摄摩腾、竺法兰的金蝉子与剃度的郑获。“金蝉子尊者,这个字好像不是这个意思。"郑获满身怨气,不情不愿地协助金蝉子翻译经书,但做事还是很认真的,也想更快完成英娘的心愿。然而金蝉子却笑了笑,说:“佛法的解读不该拘泥于佛经,其中陈旧之法,就让它留在西牛贺洲吧。南赡部洲所传的佛法,由我笔下起。”郑获十分错愕,他对金蝉子不算熟悉,但也知道他是如来的亲传二弟子,试探问:“如此,按照你们佛门……我们佛门的规矩戒律,岂不是轻慢佛法?”金蝉子说:“我轻慢的不是佛法,只是陈旧的经文。我更愿意今后历朝历代编修翻译佛经时,都能是与我不同的意思。”寺庙宏伟壮观,供奉着诸多佛与菩萨罗汉,佛祖的神像边上,分别是迦叶与阿难。
阿难失踪多年都得了神像,金蝉子的却没有。他与想要建造他神像的皇帝说:“用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