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天气已经微寒,庭中的落叶扫过一次又一次,但地面上总有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滚。
赵端摸着手中的折子,这是一份朝廷下来的诏令,虽然很多字连在一起读不懂,但大致也看明白了,里面说的也是军队整合,包括汴京目前建制的军队。朝廷也不是没发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终于做出了决断,打算抛弃之前的制度,重新再建一个,这样最终解释权就是在自己手中,至少是在皇帝手中。官家已经很努力的在这一片混乱中努力建立威信。折子里也写了,要把河北兵、陕西兵,帅府及降盗兵相统一,这才置御营司。以真定府路马步军副总管王渊为使司都统制,诸将韩世忠、张俊、苗傅等并为统制官,又命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世提举使司一行事务。“现在是朝廷要收你的军权嘛?“赵端总算是勉强理清了思路,既然皇帝身边的军队都要整理,那汴京手边这么多兵,朝廷肯定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她顿了顿,大逆不道质问道:“人都走了,干嘛好端端管我汴京的事情啊。”
宗泽沉默片刻后:“此次整合,因汴京情况特殊,官家特许微臣主理全军。”
赵端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但……“宗泽话锋一转,缓缓掏出第二本折子,甚至慢条斯理推到公主面前。赵端立马紧张起来。
“公主统制汴京军士。“宗泽又说。
赵端震惊地瞪大眼睛,许久之后磕磕绊绊说道:“我?我,军队让我负责?!″
宗泽点头。
“怎么好端端有这个圣旨?"赵端很快就冷静下来,她不仅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甚至开始警觉。
一一不会有人要害我吧。
一一实在是太多人想要害她了。
公主执掌军队,听上去匪夷所思,而且政令能发出来更是奇怪。宗泽施施然反问道:“那就要看公主和蓝内侍到底说了什么?”赵端沉默,悄悄看了他一眼。
宗泽笑:“蓝内侍那出门前哭得一步三回头,很难让人不注意。”赵端理直气壮解释道:“我就是把之前士兵比武的事情和他解释了一下,还有打算把王善弄死的事情,先打个招呼,并没有说任、何、军队的事情。”她说的坦坦荡荡,宗泽忍不住看了过来:“公主当真是做好接纳王善手中军队的打算。”
“都说谋定而后动,但现在这个情况就是火中取栗,金军在北,虎视眈眈,这就意味着握有军队的人就是有先行的主动权,不然王善何来这么嚣张。”赵端冷笑一声,神色笃定。
“所有人都要我等,就连王善自己也知道我不会对他出手,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坏我的事情,因为赵匡胤先例,所有人都知道最后的结果最坏也不过是杯酒释兵权,而且大宋对于造反的人,最严重的惩罚竟然是让人当官,这样的高举轻放,很难让人心生敬畏。”
宗泽眉心微动。
公主说的其实没有错,但未免太过直接了。“百姓也是生存困难,生活无奈,这才铤而走险,朝廷倾向招安,也不过是想着和平解决矛盾,而且招安千人仅需五万贯,而徽宗期间镇压方腊起义则耗费至少一万五千万贯。"宗泽解释道,“为了维持这么多的战争需求,公主知道要从百姓那边收取多少税前嘛。”
赵端抿唇,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自然知道招安也有一定的好处,但现在是非常时期,还如此行事只会滋生他们的野心。”“公主打算先安内?"宗泽反问。
“难道我置之不理,他们就不乱了,别以为我不知道王善,杨再兴等人这几日频繁外出,说不定是准备自立,正在挑选地盘呢,还有金人细作在城内乱窜。″赵端平静说道。
“他们走了,但肯定带不走这么多人,这其实是我们想要的最好结果。“宗泽柔声说道。
现在各大统制手下的人大都有了田地,百姓有了田地大都不会离开土地的,今年的秋税,衙门只收一笔,也不准其他人多收其他税,为了什么,不就是让百信心里安定下来,安心在汴京种地生活嘛。如果能以静制动,保全这些百姓,才是宗泽他们一直放任王善等人作恶的考虑。
一-所有人都想和平解决这些事情,这事本朝历来解决纠纷的首选。“那不过是把这个祸害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了,你们是眼不见为净了,可等他们纠结出几十万人马,又成了不能不放任的祸害,朝廷再次处于你说的考虑选择招安,他们就能厚着脸皮回来,只当无事发生,那些百姓,那些田地,也就被天下大义糊弄过去了。“赵端反问道,“还是说,朝廷下一次就有能力镇压了。”宗泽承认公主说的办法也许就是未来众人会的选择。大宋,总是做这样的选择。
赵端对此并不意外,她也不是不想好好和平解决此事,但金军随时可能南下的就像一把刀悬在头顶,没有人比赵端更害怕。她非常清楚的知道,若是此番金军南下,汴京兵败,她必死无疑。宗泽像是明白她的恐惧,许久之后,低声说道:“微臣会配合好公主的。“既然官家那边递了刀,我们也该利用一下的。“赵端捧起第二份折子,仔细看了起来,嘴角越咧越大,“这么看,官家也不是一点用也没有…“咳咳。"宗泽头疼,“公主慎言。”
赵端合上折子,格外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