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七十四章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姚庆的说法是,既要修城墙,还要给士兵发月俸,还有很多百姓要安置,实在是需要很多很多钱,所以一张口就要三千贯。别说孙昭远了,赵端一听也跟着差点晕过去。三千贯那可是直接拿走一半的可用资金了。“拿不出来。“孙昭远端坐在公主对面,冷静反驳道,“能挪出来的钱,一千贯,不能再多了。”
“公~主~”姚庆不服气,立马扭头去看赵端,“一千贯我能做什么!”赵端目不斜视,冷静极了:“给我坐好了。”一一一个黑脸大汉整天扭扭捏捏,成何体统!!!姚庆气闷地晃了晃身子:“手下的兄弟好久没发粮了,一千贯这如何能安抚得好。”
“我给你一千贯是叫你去修城墙的,多余的钱来安置土地的。"孙昭远想也不想就说道“士兵的事情不能随便占用这些份额。”姚庆冷笑:“若是不安抚好士兵,城墙谁守,百姓谁保护,哪有因小失大的,明明是要先顾好士兵才是。”
“就你那些士兵,若是不修城墙,能挡得住金军几轮,只怕还没交锋就吓死了。"孙昭远气笑了,“以工代赈,修补城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你这是顾头不顾尾,我不同意。”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了,赵端揉了揉额头,冷静问道:“等会,我来说几句,郾城之前的土地,你不是给士兵了吗?这样还不能让士兵们满意吗。”北宋的士兵是募兵制,这样的制度好处自然是很多的,比如荒年稳定流民,还能断将领依靠地方势力的供养纽带,避免武力割据,而且这样的士兵也能专注训练,不必因为农忙农闲而耽误事情。但坏事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北宋号称百万雄兵,为了供养这些士兵,能耗费过半财政,形成冗兵冗费,再者就是士兵的素质问题,招募大量流民和罪犯,以及国家供养的问题,势必就会让整个质量往下掉,最可怕的是,随着上位之人的一步步懒散,这些人其实根本无心打战,只求活命发财,所以一碰到强劲的对手就先一步溃败。
譬如种师中遇到的问题,只是因为没有犒赏,就全线崩溃,完全不管是不是正在交战的前线,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姚庆眨了眨眼,憨憨一笑:“这个出息也太慢了,等他长好人都饿死了。”“说实话。“赵端面无表情。
“大家都是当兵的,哪里会种地啊。"姚庆在犹豫间,小声说道。赵端面无表情地此了眦牙:“那你还给他们土地?”“还不是因为之前发不出粮,才把地给他们的,不然早就反了,可现在也拿不回来啊。"姚庆也知道这事办得不好,但一开始也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只能尴尬解释道,“郾城也没多少人了,那地空着不是都空着吗?军营里也有不少军属,所以军属们会来种地的。”
赵端皱眉:“军队多少人?军属多少人?”“一千八百七十三人,军属没统计过,但肯定不少,不少士兵都是之前从北地溃散回来的,基本上在都在本地娶妻了,自然有不少人口。"姚庆老实交代着。
“分了多少士地?”
姚庆摇头。
“目前郾城还有多少土地?”
姚庆心虚的移开视线。
“郾城的人口还有多少?”
姚庆高昂的脑袋到底是低下来了。
沉默的赵端终于气笑了,手指忍不住点了点姚庆,怒骂道:“那你过来找我做什么?你去黄河里排干净水,说不定还能捞到两条鱼。”姚庆挠了挠脑袋,憨憨一笑:“公主真有文化,俺没读过书,听不懂。”“公主骂你呢。"孙昭远冷笑一声,“竭泽而渔,来年无鱼,后又焚薮而田,来年无兽,诈伪之道,非长术也。”
姚庆脖子一梗,也不去看孙昭远,只是虎视眈眈盯着赵端:“可之前明明都是说好的,现在怎么能反悔,公主你自己说的,你说话算数的,你有一口饭,我们也就有汤喝的。”
赵端揉了揉额头:“你什么数据都没有,就直接让我给你钱,别说孙留守不同意了,我也同意不了,现在哪里都需要钱,哪里都是需要报批的,哪有手一伸就要钱的。”
姚庆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奈何根据他多年的官场经验,钱这东西,不抢是没有的,礼义廉耻这些东西在钱面前都轮不上,他不出手给手下的兄弟讨点东西来,回头洛阳这边根本记不住他们,还只会冠冕堂皇说两句安慰人的话,就把这事掀过去了。
他也不想要这么没脸没皮,可他要是不这样,手下的兄弟真的要乞讨去了。“怎么和公主说话的!"孙昭远悄悄看了一眼赵端,然后板着脸更大声骂道,“果然是个武人蛮子,一点规矩都不懂。”“那,那钱,总不能一点也不给我们吧。“姚庆有点心虚,但还是大声嚷嚷着,“大家也是没办法嘛,洛阳难,难道我们郾城不难嘛。”赵端沉吟片刻,随后看着这位山东壮汉:“正好洛阳要清理土地,我打算把你们郾城的工作也一起做了,正好趁着现在冬日,大家也不种地。”姚庆一听,更不高兴了:“那些地可是都给士兵了,拿回来肯定是要闹起来了,公主也知道马上就要冬日了,乱了士兵,这不是给金人可趁之机嘛。”赵端眉心微动,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一肚子小心思的人。孙昭远这回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