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
赵端自然是不认得什么信王赵榛的,她甚至对名义上的九哥皇帝赵构的容貌都不知道。
但这事吧,实在没法开口啊。
她讪讪把嘴边的糕点放下来,捏在手里,低着头,干脆装起了哑巴。“信王乃明达皇后所生,公主自小生活在集禧观,与宗室从不往来,所以素未谋面。"慕容尚宫见公主窘迫,适时解围,反问道,“不知留守为何说起此人。宗泽面露尴尬之色,许是想起这位公主的特殊处境,咳嗽一声,压低低声说道:“听闻当日张三兄弟劫营时,还放了不少被关押的人?”话音刚落,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站在角落里的张三。张三沉默片刻,缓缓抬眼,视线在公主茫然的脸上稍作停留,复又垂下眼帘,低声说道:“大哥当时在东北角纵火引开金人注意,二哥为了争取时间趁机放出因徒制造混乱,我则去找公主。:
“因为当时公主入金营已经病重,所以我就直接去了安置生病之人所在的柴房里,果然在那里找到公主,前后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等我们寨外回合时,金军正忙着满寨子抓人,之后我们按照尚宫安排的路线一路走,其他事情并不清楚。“当时……可有关押区分?男女是否分置?“宗泽追问,“斡鲁补当时应该是带着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的。”张三皱着眉沉吟片刻,这才说道:“所有关押的人都在东北角,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和普通男女百姓在一起,宗室们在一起,并没有严格区别,只有皇帝和皇后是单独关押,很是严格,其余人都是混成一团的。”“所以你也不知道放了谁?有没有放到亲王这些人?“宗泽紧跟着追问。张三点头:“我们谁都不认识,为了安全起见,都是选守备薄弱处,不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宗室,我们只管砍了锁,让他们自行逃命,粗略估计大概放了三十个房间,但具体都放了谁,并不清楚。”满室寂然,虽然张三说的简单,但想来当时的情况也大概如此,他们的目标是公主,又是在金军重围的地方,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也很难察觉到其他事情。“鬼鬼祟祟的,究竟想说什么?“吕好问见宗泽欲言又止,没好气问道,“莫不是想说,那信王就在你们当年放出来的人里头?”宗泽沉默了,但在此的哪个不是人精,见他这个态度,一时间神色微动。“当真?"宗颖吃惊,随后意味不明,“那,那不是,还有一个皇”吕好问咳嗽一声,打断他的话。
宗颖这才发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慌乱闭上嘴,坐立不安。“确实有一人自称是信王,说自己就是在营救公主的那次混乱中逃出来的。“宗泽沉吟片刻,眼尾顺势扫了公主一眼,突然瞧着公主低着头也不知道想什么,捏着一块糕点都要捏碎了,心中咯噔一声,连忙说道:“公主是不是饿了,要不还是先去用膳吧。”
吕好问也觉得这事不好在公主面前重提,张口就是骂人:“这些事情也要问公主,宗汝霖,我看你真是昏头了。”
赵端一抬头,看到大家谨慎担忧的视线,咧嘴一笑,反过来安慰众人:“没事,但距离那事也都要一年了,怎么现在才传信过来。”宗泽见公主真的神色自然,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才继续说道:“不知公主可知在太行山北部的五马山寨?”
赵端还是摇头:“不清楚,但八字军不是在太行山南面吗?是同一家吗?”“去年,真定府被金军攻陷后,抗金义士赵邦杰率乡兵占据五马山建立据点,山寨建在赞皇县以北太行山余脉上,和驻扎太行山南段的王彦的八字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宗泽解释道。
“这么说,信王是去了五马山?“赵端吃惊,“怎么跑得这么远?”张三救公主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军刚拔寨迁徙,虽是人员物资最为丰富的时候,却也是军纪最为混乱的关口,可即便如此,那个时候的张三还被金军到处撵,也带着她到处迷路,可见那个时候,金军大队就在汴京近郊盘踞,可这个信王竞一路北上跑去真定府了,真定府那可是最最最前线了。宗泽还未开口,身旁的吕好问已不自觉蹙起眉头,慕容尚宫的神色也愈发凝重,眼底笼上一层忧色。
“怎么了?难道有问题?"赵端见二人这般模样,疑惑问道。“许是正如公主所言,他为何要跑那么远的地方去?"宗泽斟酌着措辞,语气颇为委婉。
赵端恍然大悟,非常直接说道:“你说,这个信王说不定是个假的?”宗泽自然不会贸然揣测皇家子弟,所以对于公主的大胆的猜测,只是捻着胡须沉默不语。
“说不定是迷路了呢?“赵端倒是觉得有几分理解,毕竞现在的野外真的太野外了,那个信王又是一个王爷,娇生惯养的,“大部分人在野外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他又是金枝玉叶出生,慌乱时不小心往北面跑了,后来即便发现方向错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北走,也不是不无可能的。”众人听完却还是没有任何表示。
显然对这些八百个心眼子的人来说,这事处处都是诡异。赵端见状,便又看向慕容尚宫:“那信王品行如何?以前是一个大胆的人吗?”
“信王乃是政和元年八月出生,十一月赐名,并授封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福国公。靖康元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