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其实一直有辽国旧部的人想要归附中原,他们大都躲在北地,少数跑到南边,偶有在汴京晃悠的,就会被人抓起来。一开始衙门把人仔细检查一遍,然后骂了一顿,就把他们赶走了。契丹人一半多都被金国吸纳了,大家也都害怕是奸细,回头和金人里应外合,所以对他们都不太欢迎。
可直到今年起,宗泽开始关注起这事,甚至还会挑选契丹人,辽国长大的汉人,好酒好菜地热情接待他们,最后真诚劝慰他们,要他们振奋忠义之心,共同消灭金人来洗刷君主、父亲的耻辱,还会给他们很多粮食和物资,希望他们返回北地,共同抗金。
“我们就是看到宗留守发放到各地的榜文,要两河之地联合抗金,我们还见到其余几个部落的人,手里有衙门的公文凭证,说是宋军渡过黄河时,可以作为信物凭证,可以加入之后的抗金队伍中。"萧寿女显然是不打无准备的战,一边说一边让达斡尔把东西拿了出来。
赵端最近忙着折腾康履的事情,都没来过衙门,自然对这些事情并不知晓,闻言,眼皮子刚往契丹人那边翻了翻,好奇地动了动眼珠子。萧寿女非常懂眼色,立马让人把东西递了过去。赵端接过来一看,这是一份振奋人心心的督战告示,告诉他们要静待时机,保护自己,只等王师过河,甚至贴心地用了三种语言,汉文、契丹文和金字。至于那个公文凭证,则是盖着京兆府的大印,上面写着两行字一一宋辽两国,百年和平,今唇亡齿寒,当携手同心,共赴国难。赵端心里犯嘟囔,但脸上笑着点头:“此话不错,宗留守很有远见,如今我们和你们都是共同面对金国,也该齐心协力才是。”萧寿女颔首:“那联合之事?”
赵端直言:“敢问,你们手中有多少人?”“五千。“萧寿女平静说道,“这还是跟着我逃出来的兄弟姊妹,我知公主是觉得我们人少了,但现在还不是反攻金军的时候,若是大宋同意,我们会先一步回到辽国境内,招兵买马,等待宋军汇合。”赵端和宗泽对视一眼。
“此事我们还需商定,也许上折给陛下。"宗泽谨慎说道。萧寿女平静点头:“自然,如此就要打扰诸位几日了。”宗泽笑着点头:“远道而来就是客,宗郎中,你亲自去送送萧夫人。”宗颖上前一步,笑说着:“诸位应该还没定好正店,汴京的驿站还是不错的,几位可以先去看看环境喜不喜欢?晚上也有好酒好菜备上。”十来个人离开后,赵端立马扭头去看宗泽。“这人很厉害?”
宗泽点头:“辽国一共有两个姓氏被辽太祖改姓为萧,一个是述律氏与拔里氏,各自出了两个很厉害的皇后。”
赵端来了兴趣:“都有谁?”
“一个是辽太祖的皇后,述律平,辽国的建立这位皇后功不可没,曾亲自平叛,帮助辽太祖统一八部,他自称天皇帝,述律平则是地皇后,她甚至选拔了番汉的精锐士兵,组成自己的队伍,珊军,此后更是协助辽太祖一举拿下渤海国,后辽太祖病逝归国路,她自断右腕,强硬扶持次子上位,也就是后来的辽太宗,此人强悍铁血但审时度势,临机应变,以家国利益为重,当真是巾帼豪杰。赵端犹豫片刻:“萧太后?”
她通过一些电视剧知道辽国是出过一个很厉害的太后。宗泽失笑:“公主说的许是第二位,拔里氏出的萧绰,小字燕燕,辽景宗的皇后,其实我们和这位太后打交道的比较多,就是她主导摄政辽国二十七年,推行汉化,释放奴隶、整顿军队,亲征抵御宋军,巩固边疆,最后主导澶渊之盟,与我们达成百年和平。”
赵端吃惊:“辽国有这么多厉害的太后?”“辽国与我们不同,他们的皇后会被称为虏主,会有自己的斡鲁朵,也就是自己的军队。"宗泽解释道。
赵端似懂非懂,只是冷不丁问道:“那我们也有吗?”宗泽抬眸去看公主。
“自然有。“他说。
“谁?“赵端坚持问道。
“章献明肃刘皇后、慈圣光献曹皇后,便是太祖之母,昭宪杜太后,内助之贤,母范之正,制定金匮之盟,避免皇位争夺,为立国前期奠定稳定。“宗泽凝视着公主,平静说道,“国家得以稳定度过艰难时期。”赵端眨了眨眼,哈哈一笑:“那太宗不是篡位的啊。”宗泽绷不住了,忍不住说道:“公主慎言啊!”“哦。“赵端嘻嘻一声,“那我们说会辽国的事情事情吧,那个萧寿女不是自称乙室吗?”
“乙室部起源于契丹乙室活部分支,是遥辇氏部落联盟八部的核心成员,在阻午可汗时,从乙室活部分出独立,是辽朝北面官制中四大部族之一。”赵端听得直点头。
“在遥辇氏联盟建立后,乙室部与拔里部合并组建审密部,在辽太祖将两部落赐姓萧氏,确立其后族核心,与皇族耶律氏形成′耶律-萧'的联姻,当时乙室部与拔里部是一起被编入国舅账的。”
赵端听得直挠头:“太复杂的名字了,反正现在乙室部与拔里部是一起的,这个萧寿女是萧燕燕的那一部落的人,那不是正宗皇室中人,怎么没被抓起来?”
宗泽点头,突然笑了起来:“公主不是也在汴京嘛。”赵端和他大眼瞪小眼,随后也跟着哈哈一笑。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