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夜晚的低温有风险。最后,现在这个世道,她们几个女孩子抱团,也更为安全。
所以李薇只是拿钥匙,搬了一部分水和食物过来。四个人继续一起住。
今天休息日,103的女孩们终于从战斗中清闲下来。没有娱乐,手机要省电,李薇家里有一副扑克牌,被大家拿来玩,消磨时间。
像这种居家,最艰难的莫过于无所事事。
她们玩了两个小时后,就开始无聊。房间里做了遮蔽,一点点阳光透进来昏昏沉沉。即便她们已经尽可能地收拾了房屋,但仍然堆放着这几天生产的各类垃圾。
如果条件允许,苏念还挺想出去帮个忙。
和人交谈、有点事做,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只可惜她现在还全身都在痛,身上伤口没有全部结痂。她担心再继续做苦力活,肌肉劳损,伤口发炎,只能作罢。
下午4点,临近太阳落山。
外面工作的人陆陆续续地回去,青罗刹蛾的血很有效。至少在没有人被怪物发现的情况下,目前并没有青罗刹蛾靠近这座建筑,偶尔有屠夫路过,但由于没有找到直接的进入口,目前没有造成大问题。接雨水的方式比较简单。
由一队人马,趁晚上动物活动力下降的时,在天台口放下盆,第二天才来拿。接好的水盆,交给会过滤水资源的那群人处理。部分民众提供了原本用于吸附冰箱气味、甲醛的活性炭包。还有各类衣服的纱布、棉布。
老同志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尽可能净化水资源。天气预报明天有雨,这个行动将在明晚开始尝试。因为计划里不会战斗,所以跟之前的外出小队也没什么关系,苏念等人继续休息。晚上6点左右,天色开始变暗。
夜间无光更是无事可做,103的四个女生打算早早洗漱休息,给伤口擦了药。
然而在这时,她们收到了赵姐单独发的消息。发在了苏念的手机上。
四栋管理员小赵:“我们之前把李薇的情况上报,刚刚收到了反馈。青岛胶州避难所的医生,在晚上7点可以线上会诊。”四栋管理员小赵:“注意,只有晚上7点有空,医疗资源紧张,你们提前做好准备。”
四栋管理员小赵:“我把医生的联系方式发给你们。”赵姐知道她们有一点电能用,才用这种方式通知,不然的话会上门告知这止匕
有医疗资源,众人也顾不上省点之类的。
把手电筒、蜡烛、手机背后的照明手电筒都备上。卧室搭了帐篷不好操作,她们预计在客厅完成线上面诊。室内要明亮,更不能把光渗透出去,她们思索再三,直接把餐桌抬起来,搬到阳台那儿,包括其他更实心的物体,试图挡住光线。
同时把沾染青罗刹蛾血液的物品搬过去,试图威慑可能路过的怪物。总算有医生了。
这消息真令人感到亢奋。
李薇总是低烧,晚上有时候会烧得很高,拿了药品她们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让人担心。
就算是短时间的线上面诊,有专人人士在也更安心。经过她们这么一折腾,房子里就更乱了。可以看出一点家的温馨都没有,完全是对生存的极大渴望,符合她们幸存者的身份。晚上7点。
负责她们的医生卡着点通过了好友请求,廖安刚点燃两根珍贵的蜡烛,王小桃捏着手电筒,医生的视频电话直接弹了过来。想到赵姐说医疗资源紧缺,只有这个点有空。苏念一点都不敢大意,快速接通了视频电话。视频里呈现的景象,让围着苏念手机的几个人微微一愣。里面是一个披着破烂白大褂的中年人,似乎在赶路,镜头一晃一晃的,偶尔可以看见背景里密集的新修建筑,没有那种高层,看样子是避难所内部。头发没洗,眼镜有指印,眼下乌青,身上穿的衣服也被汗湿透,完全是流浪汉的模样。
也就披着白大褂有工牌,能辨别是避难所的医生。医生语速很快:
“时间紧任务重,来吧,直接说情况然后把病患对着我,看看怎么回事。”肉眼可见这个年头医生得有多忙。
苏念等人半刻不敢耽误,医生说什么就做什么,非常听话。避难所的医生见了不少怪物造成的伤。
对方快速询问了苏念等人手中拥有的药物,然后就指挥让她们中手最稳的人给李薇打针。
打屁股针,肌肉注射,最快上手。
多少毫升,后续还有连着打三天,后续恢复中注意事项,医生语速很快说得明明白白,语速极快。
苏念在旁边记得飞起。
廖安手上没什么伤口,手比较稳,在医生的指挥下打第一针。王小桃打光,苏念拿着手机负责沟通。
不到5分钟,熟练的医生就教导她们处理好了伤口。视频的背景音里面传来焦急的催促,能听到几个词“伤员”“……物资“扩建”“入侵”等令人焦心的词汇。医生顾不上她们,开始在另外一边指挥。随后视频晃动,似乎进入了某个白色的建筑,里面都是哀嚎叫喊,医生来不及说话就挂断了视频。
从联络、说明情况,到处理伤口,总共不过7、8分钟。医护人员真辛苦啊……
苏念发自肺腑的敬佩。
入夜,气温降低,外面不时传来怪物的异响,叫人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