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御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又一月后,咸阳城,北宫。

嬴成蟜看着身边如织的人流,十分惆怅地叹了口气。“我儿,又在为何事烦忧?你师常说你年岁尚小,精神未全,不可多思,否则会妨碍寿数。”

这温柔的声音赢成蟜再熟悉不过,赢成蟜根本不做思考,本能的回身朝着发声处行了一礼:“是儿子不好,累母亲担忧了。”韩夫人快走几步,并不急着让儿子起来,而是趁着此时反复摸了几次儿子的发顶。

这个年纪的少年见风就长,再不抓紧点机会就要变成儿大避母了。嬴成蟜很乖巧地弯着腰,任由母亲在他发顶摩挲。他两世为人,心智成熟,并没有什么迫切想要证明自己长大了,被母亲当做孩子看待,便觉丢了面子的心态。

尤其是近来见多了他哥神思不属的模样,愈发感念起此世母亲的好来。可惜他的乖巧恭顺并没有换来网开一面,片刻之后那只在他发顶温柔抚摸的手极其丝滑地转向了他的脑门,给了他一个暴栗:“你个小滑头,又答非所问不老实。”

嬴成蟜用手揉着脑门,大声叫屈:“母亲可是冤枉儿子了,儿子哪里敢欺瞒母亲呢。

“对了,母亲您上次对儿子说的喜爱花卉,阿留已经给您淘换齐了,已经送到儿子府中,随行的农家说今年天暖得早,说不定过几日就要开了。母亲您看是不是送到北宫中给您添些景致,养养眼睛,但能得母亲几分欢喜,就是儿子与阿留尽的孝心了。”

很符合嬴成蟜素日性格的讨好方式,韩夫人的从人无一感到异常,一些看着他长大的老仆甚至掩嘴轻笑,嗔他顽皮。唯有韩夫人的眼眸暗了一瞬。

母子连心,一听儿子这话她瞬间就明白了儿子刚刚在遗憾失落什么。甘泉宫变后,王上痛定思痛,决意与王太后的关系归于初时。可当归于初时四字用来描述母子关系时,是讽刺拉满的阴阳笔法。因为上一对用类似四字来描述母子关系的是郑庄公与其母武姜。(郑)庄公是寤生子,即出生时脚先分娩而出,是一种非常容易造成难产的分娩方式,武姜因此受到了惊吓,所以不喜爱庄公,把全部的母爱都给了庄公的弟弟,自己的幼子叔段。

在庄公继位后,武姜不仅一再为幼子叔段索要超过身份的待遇,甚至帮着幼子叔段谋反,想杀死长子(郑)庄公,然后让幼子叔段继位。不过因为庄公早对此做了充足的准备,武姜与幼子的叔段的谋反没能取得成功。

而在谋反的事情发生后,庄公痛恨母亲的偏心,发下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重誓。

即不到黄泉(死后埋在地下),他是不会与生母见面的。对于之后的事情,左传上写的是(庄公)既而悔之。说是庄公对自己发出的誓言感到后悔了,他还是思念母亲的。所以听取了颍考叔挖掘地道,将挖出的泉水比作黄泉,与母亲武姜在地道中见面就不算违背誓言的建议。

在这次地道见面后,左丘明用遂归于初来形容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关系,还附上了“大遂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溲浅"的赞诗,令读者乍一看局的(郑)庄公与母亲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和谐。但各国王室口口相传的故事后半截与左传所写的截然相反。(郑)庄公根本不想见自己的母亲武姜,之所以采纳了挖掘地道相见的建议,完全是因为国内舆论哗然,威胁到了统治。时下的价值观强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力求父母对子女的绝对威权。武姜帮助幼子叔段谋反固然不对,可一个巴掌拍不响,(郑)庄公你就真的那么清白吗?

明明可以在弟弟叔段展露野心时就重拳出击,打揍得他一辈子再也不敢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一再纵容,助长叔段实力的增强,美其名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到最后抢占道义制高点,对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下死手。又不愿意见自己的母亲,可谓是不孝不悌到了极点,这样不孝不友的君主,怎么能让人全身心地为他效忠出力呢。所以庄公财不得不挖掘地道,与母亲武姜在地道中见了一面,好重新树立起孝子的形象,破除声讨他的舆论。

因此结合前因,就很感受到左传中所写的遂归于初实际是极其辛辣的讽刺。庄公与母亲武姜最初的关系是什么呢?是武姜从来就不待见庄公这个长子!是庄公步步为营,处心积虑把母亲武姜往坑里带!这两人属于是纯恨的对抗路母子,对方一天不死,晚上睡觉时都得咬两口枕巾。

有郑庄公在前头打样,嬴政这种聪明人当然不会做出放狠话断绝自己退路的行为,但在具体措施上是一点都没差事。嬴政要的归于初时,就是把雍都宫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封闭式监狱。赵太后是其中唯一的囚徒,母子两人的关系重回几年前互不相见,心有隔阂,冷漠生疏的"初时"。

这么做固然让赢政心里没那么痛了,但更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对嬴政不孝的指责,乃至于对整个秦国水平的质疑批判。人武姜不喜欢长子(郑庄公),还有庄公寤生的原因在前。而且即便是叛,帮助的也是幼子,总不会让郑国的江山社稷落入外姓之手。可你秦国的王太后就太了不得了,居然给面首生孩子,还帮助面首谋反。从前也没听说过现任秦王是寤生的啊,反倒是常听人说现任秦王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