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半两青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百五。他现在是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到,他爸妈手里可能有点,但那点钱是攒着准备给老二娶媳妇儿的。

再说,他们家一年给老太太两百斤粮食,三十块钱,还有逢年过节的猪肉鸡蛋红糖等等,算起来,老太太虽然是住在二叔家,但其实二叔家除了出个住的地方,其他的怕是一点都不需要再出了。

没准老太太还得掏私房补贴他们。

杨老太可不管,余永诚越是说没钱,她骂得越起劲,承包鱼塘就有钱,养老娘就没钱?

“妈,能要是想把我们这个家拆散了你就直说!"躲在厨房里一直没吭声的许丽,在老太太骂到“有了媳妇忘了娘"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冲了出来。杨老太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就嚎上了:“哎呦喂,我辛辛苦苦把你们兄弟俩拉扯大哟,你们爹死得早,我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委屈哟,现在好了,翻脸不认娘了哟!媳妇指着老娘骂也没人管了哟!”本来因为余国梁承包鱼塘和荒地的事,村里就有人在附近好奇张望,这下好了,一个个干脆都围到门口来了。

余国梁叹了口气,过去扶杨老太:“奶,我这刚承包了鱼塘,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我爸妈也确实没有。你放心,每年的养老钱绝对不会少了你的,年三十我一准儿给你送去。”

杨老太偏心小儿子,不太喜欢大儿子,连带的也不喜欢老大家的几个孩子。原先因为大孙子在村里当会计,她还高看几分,现在听说他要折腾什么鱼塘,就觉得这也是个靠不住的。她以后养老,还是得靠最小的孙子余国兴。余国梁的话她是半个字都不信,打定主意今天不拿到至少一百块钱,绝对不走人。

老太太在这里闹得正厉害,余老二媳妇儿杨巧巧和她大闺女余招娣来了。杨巧巧是老太太沾了老远边的一个远房亲戚。虽然有些地方是有同姓不婚的规矩的,但杨老太他们村子倒是还好,再说二十多年前,正是没饭吃的时候,那时候但凡能有口饭吃,谁还管这些啊!又不是什么正经的没出五服的亲戚。不过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杨老太一向和二儿媳是非常“有默契”的。杨巧巧话不多,所以一直给人木讷老实的印象。家里有什么事,都是杨老太在前面冲锋陷阵,杨巧巧就跟在后面打配合。这回也是,杨老太闹得差不多了,杨巧巧就过来了,她扶起老太太,一边抹泪一边说:“妈,你这是做什么,就算大哥不给你钱,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一家子总归是不会让你饿死的。走,我们走。”由于杨老太在村里名声太差,大家都知道她一贯是耍无赖的,所以倒是没人觉得杨巧巧这话有什么不对,只觉得余老二家也是难,成天伺候这么个难缠的婆婆。

还有人暗暗觉得余永诚两口子不地道,就算杨老太自己说要跟小儿子,可你做长子的,怎么能就这么顺水推舟,把亲娘扔给弟弟?余招娣也蹲下来扶着她们:“奶,你放心,就算他们都不养你,我也会给你养老的。”

许丽被恶心得不行,明明他们家早就把今年的养老钱给了,粮食也已经给了一半,被杨巧巧母女俩这么一说,倒像是他们一分钱没出似的。她性子直,最是经不起激,火气上头,忍不住就开口:“不就是三年的养老钱吗,我一”

她想说我拿给你,你们赶紧给我滚,结果还没出口,就被人打断了:“不就是三年的养老钱吗,九十块钱的事情,也值当你们在我家唱念做打的演一出戏?奶奶,我们可不是不给你钱,而是真把三年的养老钱都给你,回头你把钱者都给余国兴花了,后面几年就一分钱也没了。”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祖孙仨都一愣,这才发现周围安静得不太寻常,看热闹的人居然都不搭话了。

杨老太扭头看过去,就见小院门口站了几个看着特别气派的年轻人,每个人身上都穿着挺括的的确良衬衫,而其中白衬衫塞进一条特别漂亮的裙子里的女同志,看着有些眼熟。

她眨了眨昏花的老眼,终于相信这个看上去特别洋气的姑娘,就是她家老大白白养了十八年的余绵绵。

“你是绵绵?”

其他看呆了的围观群众这才反应过来,对哦,这个看着面熟的姑娘是那个被认回南城去的余绵绵啊!

可不是余绵绵,她还喊了杨老太奶奶呢。

哎哟喂,余绵绵竞然变成这样了?!这哪里还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余家老幺啊,这分明就是城里大户人家的闺女啊!

柳绵绵走进院子,打量了一眼和原主记忆中变化不大的余家小院,点点头说:“是我。”

她看了眼余招娣,说:“刚刚招娣姐不说要给您养老吗,我听着感觉挺靠谱的,她一向是个细致的,姐夫家正好也在村里,大家去看望也方便。”余招娣顿时傻眼,忙说:“我,我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都不给奶养老,我就给她养老。这肯定不可能的嘛,就算你们家不管,我爸妈我弟弟肯定也是会管的。"她是个嫁出去的闺女啊,怎么可能给奶奶养老,就算她想,她婆家也不会允许的,何况她也不想啊。

柳绵绵笑了下:“哦,懂了,所以你就是趁机说两句不要钱的漂亮话是吧?”

余招娣答不上来了。

她要承认自己是说漂亮话,她奶和村里人会怎么想?她要不承认只是说说漂亮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