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半两青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第74章

严厂长原本是想着,主动找邻省的罐头厂,或者是再南边一些省市的罐头厂问问,他们是新的生产线,折价卖,肯定能卖出去的。但是班子讨论的时候,沈文山却提出来说,现在国家鼓励搞市场经济,眼光不一定只放在国营工厂,也可以看看个体户,乡镇企业是不是有需要的。而且,老话说上赶的不是生意,他们主动去找买家,对方肯定是要趁机压价的,还不如先在厂子内部放出消息,如果能在本地找到买家,那就再好不过了还有一点就是,如今厂子里效益不好,万一真有人有这个魄力,买了生产线去搞罐头厂,没准还能帮厂子解决一部分职工的生计问题呢。严厂长内心是觉得不太可能的,再说,他们偌大一个军工厂办罐头厂都办不起来,真要谁个人买了生产线去,难道就能把罐头厂办起来了?不过他也没有直接驳了沈文山的提议。越是厂子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注意班子团结,严厂长在这方面还是很注意的,他并不是那种搞”一言堂"的一把手。先在厂子内部,或者是先在南城本地找找买家,也不费什么事。可仅仅是军工厂内部就有六七个人报名,这个结果是真的让严厂长感到诧异,也因此,才会发出是不是自己没有经营好的疑问。沈文山笑道:“之前咱们还担心生产线卖不出去,现在这么多人报名,是肯定能卖出去了,咱们应该高兴才是。”

严厂长点点头,却在心里叹了口气,花了大力气弄来的生产线,只能折价卖出去,高兴个什么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一次性把采购计划的十条生产线都买了,不然损失就更大了。

沈文山从厂长办公室出来,看了眼手表,直接下楼回了家。老爷子已经搬去了疗养院,他们一家子自然不可能再住在军区大院,直接搬到了军工厂分配的房子。

厂长级别的,都住在军工大院东南角那一排二层小楼,每户一个独立的院子,住房条件是相当不错了。

但是沈文山一家子住了那么多年的将军楼,对比起来就觉得这边的住房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房子小,装修也旧,虽然都打着围墙,但是隔壁邻居居然还有在院子里养鸡种菜的,天气越来越热,味儿也是越来越明显。沈文山自己还好点,好歹他也是当兵的,该吃苦的时候还是能吃苦的,何况严格来说,这也根本算不上吃苦,但是邬淑华和沈菲菲就不一样了,母女俩者都觉得自己是把前头几十年、十几年没吃过的苦都给吃完了。刚走进院子,沈文山就听见屋子里传出热闹的说笑声,进去果然看到江映雪坐在会客厅的木沙发上。

见他进来,江映雪忙站起来喊人:“沈伯伯。”沈文山点点头,先去洗了把手,才坐到另一边的沙发上:“你是来问生产线的事吧,现在一共有七个人报名。”

他看了眼江映雪:“除了你说的那三个,另外还有四个。”江映雪表情诧异:“还有四个?”

为了顺理成章买下生产线,她不止找了一个信得过的人,替自己出面,还另外找了两个人“抬轿子”,就是怕报名人数过少太扎眼。不过仔细想想,江映雪倒是也反应过来了。这世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既然她能想到倒卖生产线赚钱,别人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那到时候?“她看向沈文山。

沈文山摇头:“几个人报名都不要紧,另外那四个,柳家就是个空壳子,剩下几家就是做个体户挣了点钱,价格高了肯定不敢要,没人能竞争得过你。”个体户是挣钱,确实也有些人成了“万元户",可是毕竟是少数,要不然也不至于出个“万元户"就能上报纸了,可见是稀少。报名的几家,蒋家是做服装店的,另外两家都是做小吃的,也没听说谁家是”万元户”,估计是想趁机捡漏的。

既然厂里决定公开售卖,那自然是价高者得,到时候价格一高,那几户人家自然会知难而退。

而江映雪这边,不管到时候出的什么价格,等到竞标结束以后,沈文山自然会帮忙宽限缴费时间,让她把生产线转手之后再缴齐款项就行了。这么一倒腾,照沈文山的估算,挣个五千块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跟空手套白狼也差不多了。

换了从前,沈文山是不会掺和这些事情的,别说五千块钱了,就是一万块,两万块,他也不会放在眼里。住将军楼,吃供应菜,平时家里的支出,也有老爷子贴补,根本花不了什么钱。

但现在不一样了,搬出来以后,沈文山才发现,家里那些零零碎碎的不起眼的支出,累积在一起,竞然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更不要说想要保持跟原先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得花费多少了。

就这个家里,家具加上电器,竞然就花掉了他们夫妻俩大半的存款。下半年菲菲如果去上大学,开支会更大,还有维鸿那边,西北条件艰苦,他们也得隔三差五地寄东西寄钱过去…他们夫妻俩的工资根本不够花。沈文山其实一直也想不通,他妈方美云为什么就这么喜欢江映雪这孩子。要说以前他妈把江映雪当孙媳妇儿看待也就罢了,维鸿去了西北,江映雪却选择留在南城,这分明就是不能跟维鸿同甘共苦的人,他妈却好像半点都不在意,一个电话借着一个电话地打来,让他一定要帮江映雪。要不是知道不可能,沈文山都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