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还有些恍惚。
他祖母其实给家里留了不少东西,不过除了不动产,就是一些珠宝首饰、字画瓷器什么的,唯一能拿来换钱的,也就是一小箱大黄鱼。真要说现金,他们家其实也就几万块,其中一部分还是父母下放后补回来的工资。
几万块的存款,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是非常多的了。可自从柳绵绵开始捣腾生意以后,沈维舟就觉得,他对钱的概念都要被刷新了。
万元户算什么,一百万在他媳妇儿眼里都不是什么大目标。所以他觉得柳绵绵的目标可能是一千万。
只不过,话音刚落,沈维舟就看到柳绵绵摇了摇举着的那根手指,笑眯眯说:“不是哦。”
沈维舟”
所以?
柳绵绵:“一个小目标,就是一亿。”
哪怕已经猜到,沈维舟也觉得不可思议:“你的目标是挣一亿?“南城的国营工厂每年能挣这么多的恐怕都屈指可数。柳绵绵强调:“是暂时的小目标。”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国内市场会更加活跃,以后挣钱的机会多了去,哪怕她不会劳心劳力地去挣钱,相信她的合伙人们也会奋力拼搏的。所以柳绵绵觉得,以后自己必然是个亿万富婆。沈维舟嘴角微抽,沉默了下,说:“行,那你加油。”媳妇儿如果说要挣一千万,沈维舟可能还要想一想,但她说要挣一个亿,沈维舟干脆想都不想了。
反正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干成的事情,随她高兴去吧。半个多月不见,夫妻俩说了会儿话就关灯睡下了,很快,漆黑的房间里响起让人脸红耳热的喘息声。
窗外月亮高悬,乌云忽而遮住月光,忽而又散开,夜渐渐深了。虽然许海棠过来汇报过情况,但柳绵绵作为老板,第二天还是去西餐厅、炸鸡店还有录像厅转了转。
店太多了,她也不可能一家一家转过去,就随机挑了几家看了看,然后就去了晨曦路的一号店。
在大门口就碰见伍衡了。
舞厅的生意都在晚上,白天伍衡没什么事干,就干脆轮着巡店。要不是他有辆摩托车,十几家店跑一遍就得累死他。当然,哪怕有摩托车,他也不会每天把十几家店都跑一遍,都是随机抽个几家轮流跑一跑。
他们做的是正规生意,办了正规手续和执照的,也从来不播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管起来倒是没那么累。
不过伍衡也发现了,店太多,加上他还有个舞厅,所以他自己一个人管肯定是不行的,他准备再请几个人。
说回来,伍衡之前还觉得,身边找不着工作到处混的人挺多的,舞厅能安排几个,但杯水车薪。
等到录像厅一开,柳绵绵直接把招工的事情扔给了他,他挑挑拣拣地安排了一批人,然后就发现,除了实在扶不起的那些,自己身边稍微好用点的,都已经安排干活了。
他最近甚至已经学着柳绵绵开始在报纸上打招聘广告了。想挖许海棠也是真心的,一方面许海棠是真能干,另一方面,总看不到他心里空落落的难受。
伍衡都有些好奇,柳绵绵究竞给许海棠开了多少工资,又或者是给了多少好处,许海棠怎么就能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还干得那么心甘情愿乐乐呵呵的?柳绵绵可不知道伍衡心里的想法,她绕着停在一号店门口的摩托车看了一圈,啧啧了声:“挺酷啊,伍老板。”
这年头私家车不好买,驾照也不好考,当然,最关键的是,柳绵绵暂时也舍不得拿那么一大笔钱出来花在买车上,有这钱,还不如投到港城的股市里呢,那边股市还能红火一年呢,能挣不少了。
不过,没有车也真是不方便,交通的时间成本非常高。柳绵绵在心里盘算着,等明年她一定想办法弄一辆车。摩托车就不考虑了,不会开。
当然,这不影响她羡慕嫉妒。
想想伍衡开着摩托车去巡视十几家录像厅,那样子多拉风?等天气凉了,穿个皮衣牛仔,再蹬个皮靴……那妥妥就是个西部牛仔了。这么想着,柳绵绵忍不住就笑出了声。
伍衡一脸莫名其妙。
一号店的工作人员小武跑出来:“伍哥。”又冲柳绵绵打了个招呼:“柳老板。”
小武是见两个老板都在,怕店里说话不方便,才特意跑出来汇报的。“那人过来转悠两三天了,每次都是楼上楼下每个厅都看过去,看完了就走了,也不看电视,也不买东西,也没有预订私人厅。”总结就是:“看着不像好人。”
伍衡皱起眉头,录像厅是个新奇玩意儿,特别是他们这个一号店,弄得挺有特色的,有人慕名来参观挺正常的,但是这样的,还是头一回见。“总不会是孙洲那孙子吧?"不过伍衡马上否认了自己的猜想,“应该不是那孙子,能挣快钱,他就不会安安分分挣钱,哪用得着安排人上咱们这儿打探。”大都会录像厅的情况,伍衡自然是知道的,听说最近靠着带颜色的片子,生意挺火的。
伍衡倒是巴不得,反正他们不做那方面的生意,用柳绵绵的话说,那些人都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让孙洲把这些人的钱赚了也好,省得那孙子闲着没事干出歪主意找他们麻烦。
“应该是有人好奇咱们的经营模式,没事,只要对方不做什么对咱们店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