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朱英:我不是皇长孙?甚好  大明最强皇叔 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存义这趟来得蹊跷啊。他儿子李佑,可是胡惟庸的女婿,当年胡惟庸案查得那么紧,他们父子俩却能全身而退。”

“你们说,陛下对老相国,是不是也够宽容了?”

乾清宫。

朱元璋握着朱笔的手刚在奏折上落下朱批,殿外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燕王殿下和国舅爷求见。”总管太监郑春来报。

朱元璋抬眼时,朱棣和马天已大步进来。

朱棣的发髻有些散乱,显然是一路策马狂奔而来;马天更甚,袍角撕开个口子,想来是急着赶路时被什么勾住了。

“看你们这模样,是审出结果了?”朱元璋将朱笔搁在笔山上。

朱棣撩袍跪地,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父皇,封忌死了。”

他语速极快地将诏狱里的情形复述一遍。

“儿臣已经下令封锁诏狱,毛骧正在逐个盘查今日当值的锦衣卫,定要把那暗子揪出来。”他最后道。朱元璋眸光森寒,杀机毕露:“锦衣卫有对方的暗子?”

“毛骧已经带人去查档册了。”朱棣道,“儿臣怀疑,这暗子不仅熟悉诏狱的换班规律,还能接触到剧毒,绝非普通狱卒。”

“呵呵。”朱元璋笑声里满是寒意,“咱的锦衣卫,号称天下最严密的耳目,如今也被人安插了暗子?”

“从应天府大牢到锦衣卫诏狱,他们倒是无孔不入!雄英的尸身,朱英遇刺,现在连封忌都死在咱的眼皮子底下,锦衣卫成了摆设吗?”

朱棣连忙道:“父皇息怒。这些年锦衣卫扩编太快,难免良莠不齐。”

“扩编就该出乱子?”朱元璋怒喝,“毛骧是干什么吃的?”

“父皇,儿臣斗胆替毛骧说句公道话。”朱棣苦笑一声,“他既要监视京中百官,又要追查探马军司的踪迹,还要应付各地送来的要案,分身乏术啊。儿臣当年执掌锦衣卫,深知里头的难处。”朱元璋冷哼:“咱还要治国呢,是不是也能找借口?”

“姐夫你这就是抬杠。”马天忍不住开口,“治国就没出过岔子?去年陕西赈灾粮被克扣,难道也是底下人办事不力?”

“你!”朱元璋指着马天,气得龙须都抖了起来。

“父皇,舅舅也是急糊涂了。”朱棣连忙打圆场,“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清暗子是谁,查清真相。”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两人:“那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等着咱给你们摆庆功宴?”

“儿臣告退!”朱棣拽了马天一把,两人躬身行礼后快步退出殿外。

马天就忍不住嘀咕:“这老头,正事不办净发脾气。我们不是来禀报情况的吗?倒成了我们的不是了。朱棣扶着额头无奈道:“舅舅,你就不能少说两句?”

黄昏,济安堂。

马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直接来到后院。

朱英正在菜地里摘新菜,听见脚步声,他回头时额角还沾着片菜叶:“马叔回来啦?今天可以吃新鲜蔬菜了。”

马天没接话,瘫坐在椅子上。

朱英见他脸色不对,快步走过来:“出什么事了?”

马天抬头望着西沉的落日,他沉默片刻道:“幕后指使杀你的人找到了,叫封忌,可他死了,在锦衣卫的诏狱里被人毒死的。”

朱英瞪大眼睛。

马天深吸一口气,看向少年清澈的眼睛:“他说当初皇长孙的遗体被探马军司盗走了,他们刺杀你,是因为你长得太像皇长孙。还说,真正的皇长孙尸体早就被带走了,现在在哪,谁也不知道。”“那意思是,我不是皇长孙?”朱英轻声问。

马天摇了摇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说不准。封忌的话半真半假,他自己也承认不知道尸体的去向,张定边之前还说遗体早就被烧了。”

朱英抿了抿嘴,微微点头。

“若不是呢?”马天尽量让语气轻松些,“你会觉得失望吗?不能做回金枝玉叶,只能跟着我在这济安堂里捣鼓草药,啃粗面馒头。”

朱英摇头:“失望什么?我本没奢望过。我只担心,就算我不是,也有人不想我活着。”

马天的眉头皱起。

朱英说得没错,探马军司为了斩草除根,连个替身都要追杀。

那些盯着皇长孙位置的眼睛,又怎么会容忍一个容貌相似的少年活在世上?

“放心。”马天沉声道,“有我在,谁也动不了你。大不了咱们就卷铺盖走人,离开这京城是非地,去江南水乡开个小药铺,谁也找不到。”

朱英眼睛亮了亮,用力点头:“好啊!”

“去做饭吧,我快饿死了。”马天笑着挥手。

朱英点头,拎起竹篮往厨房跑:“我现在就去做饭,给你炖冬瓜丸子汤。”

看着少年轻快的背影,马天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

若是朱英真的不是皇长孙,皇家会放过他吗?

冒出个容貌酷似的少年,就算证实了不是,那份“像”本身就是原罪。

更何况还有那些虎视眈眈的势力。

朱英说得对,顶着这张脸,就算只是个普通少年,也早已被卷入漩涡中心。

秦王府。

秦王妃立在廊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