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朱雄英:我爹洪武二十五年薨?  大明最强皇叔 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的步兵根本扛不住。可他们怕啥?怕火炮火枪的硬茬子!我就想着,先用车炮把他们的势头打下去,让他们的马惊了、人乱了,再让骑兵跟他们缠斗,最后步兵收拾残局。这样一来,咱们的优势全发挥出来,他们的长处却没处使!”

马天看着朱棣意气风发的模样,心中暗暗心惊。

这个时代的朱棣,琢磨出“骑步炮协同”的战法,真特么天才。

“你这脑子,真是天生为战场长的。”马天赞道。

朱棣难掩得意,朝着下方的士兵挥了挥手,高声道:“还得再练!等练到每个士兵都不用看令旗,就知道该往哪儿动,这战法才算真的成了!”

演练结束后,马天与朱棣策马出营。

朱棣勒着马缰绳,嘴角挂着几分戏谑的笑:“舅舅,我瞧着你最近可有阵子没上朝了,莫不是把心思全扑在你那一万铁骑上,连朝堂的事都顾不上了?”

“年后陛下就要下令北伐,草原那边的骑兵可不会等咱们准备好。我那一万铁骑是北伐的先锋,不多加训练,到了战场上难道靠嘴皮子打仗?”马天挑眉反问,“你不也一样?天天泡在大营里琢磨新战法,比在王府待的时间还长。”

“这可不一样!”朱棣眼底闪过一丝精明,低声道,“舅舅是看着朱英已经入朝,便想着自己在军中牢牢站稳脚跟,将来你们一个在朝把控朝政,一个在军掌握兵权,彼此呼应,是吧?”

马天心里猛地一震,朱棣竞看穿了他的心思。

但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故作不满地瞪了朱棣一眼:“你小子瞎猜什么!我入军,还不是陛下逼的?”朱棣见马天否认,也不戳破,只是仰头哈哈大笑。

两人又策马行了一段路,前方隐约能看到皇宫的角楼。

马天斟酌片刻,还是决定试探一番:“如今朱英想起的旧事越来越多,已经能证明他是皇长孙,连陛下都默认了,你还是不会认?”

朱棣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眼神锐利:“为了大明的未来,这个皇长孙,我必不能认。”

短短一句话,没有半分犹豫。

马天见他态度如此强硬,故作凶态:“你这小子,难道不怕我揍你?”

朱棣大笑,笑声里带着几分豪壮:“舅舅若真要揍我,我自然受着。可若是将来有一天,咱们真在战场上见了面,舅舅可千万别手下留情啊!”

马天听着这话,眉头微皱。

心里默默暗道:可别被你这小子一语成谶,真到了战场相见的那一天,可就真的回不了头了。坤宁宫。

马皇后倚在软榻上,朱元璋小心翼翼地为她续上一盏热茶。

殿外传来脚步声,朱英捧着个竹编的小篮走进来:“娘娘,臣给你带了些东西。”

马皇后抬眼望去,竹篮里整齐码着几株带着根须的草药,还沾着点湿润的泥土,显然是刚从土里拔出来不久。

“这是刚从土里拔出来的?”马皇后含笑问。

“娘娘好眼力。”朱英点头,“这是臣在济安堂后园亲手种的,前几日瞧着长势正好,今早允通听说要来看你,天不亮就爬起来去拔,还特意用清水洗了好几遍,怕污了你的眼。”

马皇后听得笑出声:“这孩子,倒有心了。以前在宫里,连花匠浇花他都嫌脏,如今竟肯亲手拔草了。这份礼我喜欢,比那些金玉玩意儿贴心多了。”

一旁的朱元璋凑了过来,伸手接过篮子:“允通到了济安堂这些日子,可还习惯?”

“吃住倒没什么不习惯,就是作息上不太习惯。”朱英顿了顿,解释道,“臣让他每日卯时起身练武,练完再读一个时辰的《资治通鉴》。头几日他还赖床,说“哥哥比先生还凶’,这几日倒也慢慢熬过来了。”

“好!好!”朱元璋眼底满是欣慰,“你做得对!允通这孩子聪明,就是心思散,跟着你这个哥哥,咱放心!”

马皇后微微皱眉:“既然来了宫里,怎么不把他一起带来?”

“娘娘别急。”朱英笑着解释,“今早臣出门的时候,他正扎着马步呢,说要把一整套拳练得熟练了,再来宫里打给你看。”

马皇后听得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欣慰:“这孩子,总算有些改变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摆手道:“男孩子就得这么管!等他练好了拳,咱亲自去济安堂瞧他练,要是练得好,咱赏他一把好刀!”

三人又闲聊了片刻,马皇后问起朱英最近朝堂上的事,朱英只捡着轻松的说了些郭桓案的后续,没提那些勾心斗角的纷争。

聊着聊着,马皇后便有些疲惫。

一旁的宫女连忙上前,轻声问道:“娘娘,要不要回后殿歇歇?”

马皇后点了点头,由宫女搀扶着起身,对朱元璋和朱英温和地笑道:“老了,坐一会儿就乏了。你们爷孙俩接着聊,不用管我,我去后殿躺会儿。”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朱英和朱元璋两人。

朱元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落在朱英身上:“郭桓案,你是碰到麻烦了吧?”

朱英脸上没了方才聊起允通时的轻松,摊了摊手:“陛下慧眼。确实有些阻力,主要是朝中文官,还有些勋贵子弟,私下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