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李世民身为帝王,又熟读经史,这个道理自然是明白的,“能不能详细说来听听?”江岩点头,接着说道:
“如果究其根源,后世史学家多认为在于“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这两大顽疾…”
江岩还没说完,李世民伸手打住,“等一下,什么叫藩镇割据?”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也是一脸懵。
“藩镇割据”是后世史家总结的概念,用于描述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拥兵自立、对抗中央的局面。因此李世民听不懂是很正常的。
江岩虽然是理科生,但好歹在中学的时候就学过这些东西,还是知道一些的。
“是这样的…”江岩解释道:
“后世为抵御外敌,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立“节度使’一职,起初跟现在所设的大都督差不多,但后来节度使的权力不断膨胀,总揽数州乃至十余州的军、政、财大权,并且可以长期任职,甚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其麾下之兵,也从国家府兵变为节度使私人的“牙兵’,日久天长,节度使麾下兵马甚至只知有节度使,不知有朝廷。
他们拥兵自重、截留赋税、私授官职,甚至形成国中之国的局面。
本来意为“藩屏朝廷之军镇",没想到后来成了“割据之藩镇’。
尤其是后来经过一场撼动国本的大叛乱后,朝廷威信大损,对藩镇控制力急剧下降。诸镇拥兵自重,相互攻伐,或阳奉阴违,或公然抗命,朝廷号令甚至出不了长安,直到最后成为动摇国本之最大祸根…”李世民“啪”一拍大腿,把旁边的长孙皇后和李丽质都吓了一跳。
“糊涂!太糊涂了!这与汉末州牧有何两样?刘表据荆州而自立,董卓拥凉州而乱京!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朕推行府兵制就是为了强干弱枝,后世子孙为何要赋予边将如此重权?兵将合一,这不是自取祸乱吗?”
李世民越说嗓门越大,在院子里开玩具车的两个小公主都有点害怕了。
小公主从小汽车上下来,跑到李世民跟前,奶声奶气的劝道:“阿耶~尼不要跟锅锅讨架~”长孙皇后朝小公主笑了笑,“兕子放心!阿耶没有跟哥哥吵架!快去玩吧!”
江岩也笑了笑,跟小公主说道:“是的!哥哥只是再跟阿耶聊天!”
小公主这才放心的点点头,还不忘嘱咐李世民一句,“阿耶尼嗦话的习候小僧点~不能僧气哦~”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阿耶确实没控制好情绪,快去玩吧!”
小公主这才哒哒哒的跑开,继续玩她的小汽车。
李世民调整了一下情绪,以其敏锐的政治能力在江岩的回答中听出了很多问题。
“贤侄!节度使割据藩镇、拥兵自立,如此说来府兵制也已经被废了?”
“是的!二叔的府兵制依赖均田制维持,士兵需自备武器粮饷,以授田为经济保障。但后来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农民失地逃亡,均田制名存实亡,府兵失去经济支撑,所以也就制度也就彻底瘫痪了。”“啧啧啧…”李世民痛心疾首的看向长孙皇后,“看看吧!环环相扣,一种制度出了问题就会引起其他制度的溃败!唉…”
长孙皇后也是满脸的无奈,摇了摇头跟李世民说道:“陛下莫要着急,还是听听小郎君怎么说吧!”“对对对!”李世民端起啤酒来跟江岩对饮了一杯,然后说道:“你接着讲!宦官专权又是怎么回事?”
“二叔开创之初,宦官本为内侍,然而后世君主或年幼或怠政,宦官势力借机渗透枢机,掌握兵权,尤以护卫宫廷的禁军,他们手握刀兵,身居宫闱,天子起居尽在掌握。而且与外朝大臣勾结,矫诏行事,甚至手握废立天子之权!结党营私,排斥忠良,贪腐无度,致使朝政黑暗,忠臣良将心寒齿冷,加剧了朝堂的分裂与混乱…”
李世民眼睛越瞪越大,抬起手想拍桌子。
长孙皇后轻轻拍了拍李世民的手臂,示意李世民不要激动。
李世民只得又拍了一下大腿,“害…荒唐!简直荒唐至极!阉竖竟敢如此?掌握兵权?废立天子?匪夷所思,哈哈…简直是匪夷所思!
李世民都气笑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端起酒来咕咚咕咚又喝了一杯。
作为横扫四方的天可汗,7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东半球话事人,大唐天策上将,哪能听得了这个?宦官竞然能有权利废立天子,简直是奇耻大辱!
“朕扫平群雄,定天下于一,传位子孙,是盼他们守成革新,而非沦为阉宦掌中傀儡!若君主年幼,当有顾命大臣辅政。若君主怠政,自有言官死谏。何时轮到刑余之人置喙?”
李世民说着咬了咬牙,目光灼灼的看着手里的酒杯,沉声道:
“藩镇之祸,源于兵权失控,宦官之灾,起于君权自弃,但说到底还是因为后世子孙无能!可恨!实在是可恨!”
因为有江岩在,李世民也不好发脾气,只是咬牙切齿的生闷气。
长孙皇后哪能看不出来?赶紧劝道:“算了算了!先不说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等有时间了再让小郎君讲给陛下听!”
“不!”李世民的倔劲还上来了,又亲自给江岩倒了一杯酒。
“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