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落在了严象身上,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严先生,军队的革新,我已略陈方略。”
“这治理地方,安抚百姓的革新之道,想必先生心中,也早有腹稿了吧?”
严象精神一振,他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很久了。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刘允深深一揖。
“主公目光如炬!象确有一策,或可解淮南之困,乃至为日后主公平定天下,打下万世之基!”“此策,象称之为'星火新政'!”
众将精神一振,齐齐看向严象。
刘允嘴角含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愿闻其详。“
严象展开手中的竹简,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激动的光芒,他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由他之手,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拉开序幕!
他沉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新政之要,在于四点:均田地、减税赋、兴水利、开工坊!”
“然,此四策推行之前,尚有一事,需先行解决。”刘允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他缓缓吐出了几个字,让整个大帐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那就是,我们需要一柄藏于暗处,足以震慑宵小,洞察一切的利剑!”
寿春城,在经历了伪帝的闹剧与战火的洗礼后,显得格外萧条。街道上,行人稀疏,百姓们的脸上大多带着麻木与惶恐,对这支新入主的军队,充满了未知与畏惧。
然而,仅仅在刘允入主寿春的第三天,一张张盖着鲜红大印的告示,便贴满了城内的大街小巷,以及淮南各地的郡县。
告示的内容,简单直白,却如同一道道惊雷,在死寂的淮南大地上炸响!
“奉星火将军令:伪帝袁术倒行逆施,其罪当诛!其所封之一切伪职、伪爵,尽皆废除!其宗族亲信,凡有鱼肉百姓,作恶多端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这第一条,便让无数被袁术亲信欺压的百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而接下来的一条,更是让所有识字的百姓,都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凡袁术及其党羽,所侵占之无主田地,尽数收归公有!凡淮南之地,无地、少地之百姓,皆可按户中人口,前往官府登记,领取田契,按人均十亩之数,分发田地!此田,为尔等私产,可传子孙!”均田地!
这三个字,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命!意味着根!意味着一切!
告示前,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哆哆嗦嗦地指着告示上的字,向身边一个看起来像读书人的年轻人求证:“后生……这……这上面写的,可是真的?官府……真的会分给俺们这些泥腿子田地?”那年轻人反复看了几遍,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他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是真的!老丈,千真万确!按人头分,一人十亩!而且是私产!”
“嗡”的一声!
整个人群都炸开了锅!
“天呐!这是……这是菩萨下凡了吗?”
“刘将军……不!是刘青天啊!”
短暂的震惊过后,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无数人喜极而泣,当场就朝着北方行辕的方向,跪地磕头。他们一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今天,竞然成真了!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告示的第三条,再次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即日起,废除袁术所设之一切苛捐杂税!淮南全境,税率定为“三十税一’!三年之内,此策不改!凡新垦之荒地,五年之内,免除一切赋税!”
三十税一!
这个上古仁政时才有的税率,让百姓们感觉自己仿佛活在梦里。对比袁术那多如牛毛,能把人骨髓都榨干的百余种苛税,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如果说均田地是给了他们活下去的根,那么减税赋,就是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欢呼声,变成了感动的哭泣。民心,就在这一刻,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地向着刘允和他的星火军汇聚!
而新政的最后两条,则彻底点燃了整个淮南的活力。
“为整治淮河水患,官府将以工代赈,招募民夫,兴修水利。凡参与者,每日管两餐饱饭,并按日发放工钱!”
“官府将开设铁官、盐官、织造等工坊,招募工匠流民。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报名,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这两条政令,精准地解决了当前淮南最大的两个问题:流民与就业。
以工代赈,既能解决流民的吃饭问题,又能兴修水利,为长远的农业发展打下基础。
开设工坊,则能将那些无地可分的城市流民和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们,全都吸纳进一个新的生产体系中,让他们也能安居乐业,为新政权创造价值。
星火新政的四条核心内容,环环相扣,招招都打在了淮南社会最根本的痛点上!
短短数日之内,整个淮南的风气,焕然一新。
各地官府门前,排起了领取田契的长龙。田野之上,无数新获得土地的农民,爆发出冲天的干劲,开始垦荒播种。
淮河两岸,数以万计的流民被组织起来,在严象亲自带领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