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她只能是凭直觉来选了。出现让她心跳加快的造型,才会记下这些素材。
就这么全神贯注的看下来,她觉得这个造型团队最厉害的,是真的做到了适应本土化的造型搭配啊!
要是照搬欲望都市里的时装造型,套在亚洲人的身上,肯定会十分的突兀。但在这部电影里,造型团队不断的在做减法。造型主打清爽和秋冬高级的氛围感,一些在美剧中惯用的亮片,高饱和度,撞色都很节制的出现在点缀的地方。
重要的是,不论是刚入职场的小白,工作有一段时间的老职员,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中层管理,都能在这部电影中,借鉴到职场穿搭巧思。这才是一部合格的时装电影啊!
影片放映刚过半,洪宝琴就决定要拉着团队的小伙伴一起二刷,三刷了。杂志是肯定指望不上了,月刊发行,等这个选题做好,电影都要下映了。但作为时尚博客的作者,她有责任把这部优秀的电影推荐给所有热爱时尚的人士当然,要是能增加一些关注度,自然是更好啦!相比于专注影片造型的洪宝琴,作为电影首映礼常客的大韩日报记者李东贤,则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剧情上。
说实话,这是朴艺彬戛纳回来后的第一部电影。能为国争光的导演,大家都会买票支持一下。更别说这次还有人气演员全智闲加盟,可以预见首日或是首周票房肯定差不了。
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网上的热议贴更是让电影的热度持续增高,甚至看朴艺彬的电影都成了一种潮流,席卷了很大的一批年轻人。但盛名之下,要是拍不好,怕是观众会觉得受到了背刺,转而成为刺向导演最锋利的刀。
所以他早早的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下其中的精彩点和雷点。在明天写稿时,把好的部分无限放大,把不好的部分一笔带过。这也算是作为导演忠实粉丝的他,能为导演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但随着电影播放过半,他心中那股悲怆渐渐变成了欣喜和激动,他觉得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这次电影的类型是都市轻喜剧爱情片,简单来说就是女性向的电影,他一个男性观众好像不在目标群体外。但随着开场那几张靓丽的面孔一一出现,他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
林允儿的清纯,宋智孝的性感,韩笑周的纯欲,简直让他这种颜控党狠狠的爽到了!!身为女主的全智闲就更不用说了,轻熟女魅力全开啊!他可以说,所有的男生都能在这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他都不敢想,要是这些人一起组成女团,那粉丝量和受欢迎的程度肯定会超越现在的所有爱豆组合。
直到男主的出场,让他暂时冷静了一下,同时又感到了一阵的扎心和羡慕。用前辈的话说,跟自己同级的才能比较。像姜东元这种级别的帅哥,已经不是普通男人能够到的档次了。
阶级高的根本没有比较的欲望了。。
回到电影本身。
一部电影,最低的要求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这点对于朴艺彬这种获奖的导演来说,完全不成问题。而且半场看下来,也没有什么硬伤,剧情节奏很好,该搞笑的搞笑,该反转的反转。画面构图,转场的切换也很优美和流利。
剧情方面,是比较典型的好莱坞式的三段式结构。前半个小时在搭建女主的爱消费,喜欢奢侈品的形象。现在剧情过半,女主转到收入更高的营销部门,情节上也不会显得突兀。
从这开始,女主的事业线和男主相爱相杀的爱情线也开始露出苗头。后半部分,他已经能猜到大结局肯定是女主最后事业爱情双丰收的Happy Ending。但内在的主核很不一样。
这部影片里面,女生是绝对的主角,内核是女性的成长,励志和意识觉醒。这打破了社会层面上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让一部分守旧的女孩子知道,女性也可以争风吃醋,嫉妒羡慕,甚至是爱慕虚荣。
这个内核对于现在的韩国电影圈来说,非常非常的少见。即使现在已经有女权主义在翘头了,但大众眼中的最佳情人依旧是傻白甜,真善美那一类的。
这部片子里的女主往好了说是真性情,往差了说就是作精矫情了。但看下来,他却一点都不讨厌,甚至觉得这样的性格真的很真实,很讨喜。影片的最后,即使是女主完成了蜕变,但也没有成为世俗眼中的妻子形象。她不洗手做羹汤,不给丈夫熨烫衬衫,反而需要男主负责家中的琐事。她每天的事情,就是好好的打扮自己,取悦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业。影片结束了,李东贤反而陷入了思索中。
因为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
当时他们恋爱时,她也很喜欢打扮,也有自己的事业。结婚生子后,就慢慢的变成了家庭主妇。现在孩子上初中了,妻子也重新回到了职场,但他们的争吵也越来越多了。
初中孩子的叛逆,回家后没有吃到可口的饭菜,家中水管爆了没人回去修等等琐事,让他不止一次劝妻子辞职回家。看完这部电影,他反思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所有认为妻子理所当然要完成的事务,其实都是她的妥协和牺牲。而自己对于这些从没称赞过,甚至结婚后连个像样的礼物都没送给过她。走出礼堂,李东贤久违的来到百货大楼,走到柜台买了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