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原来是有想法啊,"他不搭理季川也能脑补出一出大戏,自顾自说着,“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对人家叶知青起了什么心思?″
人家来干活都穿着自己最破的衣服,就季南山不一样,季川刚见到他时还没发现,现在却一下回过味来。
季南山不理他,在季川看来就是默认,他又笑着拍了拍兄弟的肩膀,“南山,哥是过来人,要不要我给你传授点讨女孩欢心的经“不需要,我自己有分寸,你别做多余的事。"他终于露出了点马脚,季川听了却笑得越发不怀好意,“就知道你小子不会不动心,哼哼,还想瞒着我,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不过笑归笑,关键时刻季川还是知道分寸的,刚才说话的时候都特意压低了声音,生怕让别人听见搅黄了兄弟的终身大事。送粮的那些人一直到两个小时后才拉着空车回来,再过不久就要变天了,这阵子所有村落大队都忙着交公粮,粮站门外都排了长长的队伍,为了赶时间走起紧拉下一趟,其他人纷纷开始继续往车上装粮食。中午叶芷晴拿着季南山那件破了的外套回知青所,趁着吃午饭前的时间避开其他人帮他补好了衣服,下午去仓库直接拿给了他。她手艺好,肩膀处修补过的地方一点也看不出来,季南山拿着手上的外套朝她道谢。
叶芷晴摇摇头,第一次朝他笑了下,“不用谢,这只是件举手之劳的小事。”
她说完又忍不住弯了弯眼睛,想起上午他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季南山显然也想到了什么,看着她的眼神里带着淡淡的笑意。有了这些接触后,两人无形中好像熟悉了一些,上工时再碰见,会点个头互相打声招呼,就像普通朋友那样来往。
秋收过后村里还要赶紧整完地种上冬小麦,又忙了大半个月后大队长才宣布了村民们这段时间最期待的大事,那就是分粮。这些跟叶芷晴他们几个今年刚来的知青好像没什么关系,他们刚来小北村两个多月,没挣多少工分,分也分不到多少粮食。不过知青所的其他人都挺高兴的,他们体力不行,工分挣的少,夏收分到的粮食不剩多少了,就等着秋收的粮下来好过冬呢。刘娟干活算是比较卖力的,工分挣的不算少,这次分粮分到了快两百斤的粮食,她一个人弄不回来,叶芷晴也去给她帮忙了。“这些够我吃到明年夏收了,我还剩了一些工分没换,等到年底我也要跟村里换快大肥肉回来,今年过年一定要吃个过瘾。"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看着这么多粮食,刘娟别提多开心了。
叶芷晴的工分不多,这次分粮没她的份,刘娟还安慰她等到年底还有一次分粮的机会,到时候肯定会轮到她的。
这次秋收分粮,知青所里除了叶芷晴四个新来的知青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分到了新粮,但这正是争议的地方。
拼命干活才挣到工分多分些粮食的知青对那些不求上进整天偷懒耍滑没分到多少粮食的知青不满,不愿意把自己的粮食全拿出来大家一起吃。这也是人之常情,没有谁愿意被别人占便宜。王知青组织知青所的人开了一次会,最后做出还算公平的决定,以后每人每月出一次口粮,个人算好自己每天要吃的分量再交上来就行。叶芷晴几个新来的知青因此又领回了自己剩余的口粮,跟着老知青一起重新按月交。
其他知青所的活大家还是继续按以前的排班分配,事情看起来暂时是解决好了,大家还是继续在一个锅里吃饭,但叶芷晴觉得这事可能还有的闹。不过她就是一个新人,没资格也不会去多说什么,出了孙婷婷的事后,叶芷晴对知青所其他人都保持着一份警惕心,现在她除了跟刘娟走的近一些,其他人根本不会深交。
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叶芷晴觉得自己小心一些没错,总比再被算计强。
时间过得很快,树上的绿叶慢慢变黄了,枯叶随着冷风打着旋的飘落。知青们自己开辟的菜地里终于长出了能吃的小青菜,王知青还带着人移栽了一些,这些小青菜长大包心后就是冬天能储存很久的大白菜,除了白菜他们还学着村民们那样种了几沟萝卜和葱。
萝卜他们种的晚了点,到现在才长出两根手指粗细,谁也舍不得现在拔来吃,这可是冬天他们唯一的蔬菜来源。
地里现在没什么活计了,小北村的村民们最近在组织进山采野货,山上有很多野板栗树核桃树等,现在也正是成熟的季节。但村里少有人愿意带知青们一块进山,他们自己又不敢往深山走,只敢在边缘山沟沟里寻找。
今年他们运气还不错,王知青带着几个男知青捡漏了村民们没摘完的野板栗树,弄了两大背篓刺毛球回来,剥出来不少板栗。叶芷晴对进山找山货还挺感兴趣的,跟着刘娟去了一回却只找回来了一些没人要的野葡萄,还有一小捧酸甜的浆果,累得不行却收获不大,她也就失去了兴致。
这天又轮到她和刘娟做饭,中午留在知青所的人不多,王知青前几天跟村里的一位村民说好,求对方带他们进山,到时候弄回来的东西他们只拿一半就行,知青所大部分男知青都跟着去了。
今天她们只需要做七八个人的中饭就行,叶芷晴和刘娟商量过后,俩人还是打算出去找点野菜回来。
北方的深秋天野外没多少能吃的野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