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做事虽然勤勉,可不守规矩,做事越多,得罪人越多,只怕政老爷招此人为婿,日后会沾染不少的麻烦。”程日兴不太认可。
大家纷纷点头。
王信是府里的客人,走的是武夫的路子,平日里接触也不多,但是对此人,众人还是下过功夫的。
“有才能的人如过江之鲫,并不是否认此人有才,只怕此人走不长远。”
“他自己也就算了,等成了政老爷的女婿,到时候政老爷想甩也甩不掉。”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认可王信的人并不多。
“只一件事,王信不向京城输送银两,也不让他手下输送,他倒是出淤泥而不染,大家谁敢亲近他?多少人的眼中钉。”
“好人不一定有好结局,和光同尘啊。”
贾政迟疑了片刻,又摇了摇头。
“王信的确与众不同,要是常人,早已灰飞烟灭,奈何此人不是常人,又懂分寸,且能隐忍,那就前途不可限量了。”
贾政把如海的话向众人转述。
“官场上多了这样一个实人,而且是能解决问题的人,朝廷必然要用的,无论谁当家都会用,就算捏着鼻子也会用。”
众人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
嵇好古闻言感慨道:“还是如海兄看得通透。”
如那张吉甫。
王信与张吉甫非亲非故,倒头来,张吉甫还不是大用王信。
关键是王信不主动惹事,做事就做事,不沾染其他事,分寸感极强,做人又低调,年纪轻轻,如此性格和本事,委实难得。
经过贾政转述林如海的话,大家开始往这方面去琢磨,越琢磨越是这个道理。
主要是朝廷积弊日深,的确到了无法视而不见的地步。
之前的倭患,如今的胡患。
哪一样可以忽视?
乃至各大军镇尾大不掉,朝廷哪一派做主,都需要手里有王信这样又听话,又能干事的武夫。
更关键的是此人入了张吉甫的眼。
运气也重要。
还有林如海的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
嵇好古更关心一件事,认真问道:“此人能听话吗?”
贾政愣住了。
他倒是忽略此事。
王信有自己的主意,以前就连王子腾都敢顶撞,何况是如今,自己还真不一定能按下此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