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道别  键盘战斗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经过他一喊,周边的孩子纷纷涌了上去。

原来领头的孩子喝止,已经乱了起来,没人在听他的。

史平见棍子砸向自己的脑袋,眼神露出凶光,一脚踢开棍子,竟然比脑袋都高,再一脚踢中那人的下巴,那人硬挺挺的倒下去,吭都来不及。

三下五除二,连续放倒了几人。

这下子没人敢上了。

那领头的少年见状,反而大叫着上去。

“刚才你不上,现在你还上?”史平笑着让开。

那领头的少年挥着木棍,大声吼道:“留下荷包鸡就让你走。”

史平见此人冥顽不灵,也不再留手,一拳朝他眼眶打去,那少年捂着眼睛倒退几步,疼的许久回不过神来。

没想到此人如此厉害,许多孩子不讲义气跑了,还有几个躲在远处,关心的看着那少年。

“你走吧。”

那少年服气了,让开道路。

史平打趣道:“你就不怕我拉着你报官?”

听到报官,远处的孩子一窝蜂跑了。

那少年却不动,冷笑道:“你去衙门里报官,倒要看看那些个懒人理不理你。”

史平见此人比自己还要小几岁,自己像他的年龄时,还和史老头一起吃虱子呢,而此人却比自己还要懂事似的,不禁心生好感。

想到刚才此人的举动,史平好奇道:“你家人呢。”

“都死了。”

那少年麻木道,说起父母死了,声音连波动也没有。

史平听到后,越发对此人感觉不错。

可能是同病相怜的原因,史平主动说道:“我父母也死了。”

那少年露出诧异。

认真打量了史平,虽然穿着普通,却很干净,而且刚才被此人打的时候才发现,这家伙衣服里的肉好结实,硬邦邦的,自己拳头打在他的身上,自己拳头反而疼了起来。

“你还有家里人,我身边什么人也没有了。”

见对方误会,史平也没解释,又问了几句,原来是山东那边的灾民。

山东闹灾了。

还闹起了白莲教。

不光衙门怕出事,其实许多灾民也怕出事。

少年的父母带着一家人往京畿逃荒,想着京城是天子脚下,总会有条活路。

实则这些年里,往京城逃难的灾民每年都有,早就免疫了起来,反而因为灾民的涌入,为京畿带来许多害处,导致京畿各处不允许灾民入城。

结果更惨,乞讨不到吃喝,前年开始父母姐弟先后病逝。

眼泪都哭干了。

少年不在哭,左右找机会活,后来每天上午给入城的菜贩子推车。

菜贩子不要,架不住少年什么也不要,每天白来干活个把时辰,就这么三五个月,菜贩子才了恻隐之心,带着少年入了城。

京城毕竟是京城。

虽然不让乞丐入城,奈何活人总比办法多,只要进了城,乞讨就容易了不少。

史平一路见惯了。

不说别的,大同关外新去的牧民,一家老小被胡人砍杀的也不少,生前还要受到欺辱虐待,只是史平看眼前的少年很顺眼。

“想不想当兵?”

“想。”

少年毫不犹豫说道。

当兵很穷,可总有口饭吃,比光乞讨要强。

“跟着我走,不过我事先说明,不一定能成”史平没有把握,又说道:“不过就算不成,我管你几日饭,不让你白跑。”

“行。”

那少年痛快道。

城东的院子。

搬来了一家人,左右胡同已经知道新来的邻居是名武官。

这里虽不是城东那边的贵人密集的地方,但是此处胡同都是三进的宅子,最少也是生意不错的商人,倒也还算是幽静。

本来只打算请五六人,最后请了两户人家,都是山东逃难来的。

一户四口,一户五口。

一家人从山东乞讨过来,还能如此全乎,王信不用问也知道面临了多少坚信和奉献,其中又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院子里。

两家人最小的孩子才六岁,虽然是六岁的孩子,极为懂事的站在大人身边。

王信温和道:“不用担心别的,好好做事即可,这辈子都能跟着我,一家人安生过日子,哪天不想跟了,给我打声招呼,我还会送一份盘缠。”

众人紧张了大半个月。

来了不少人,都对他们交代了不少。

全家老小好不容易有个落脚的地方,不用众人的提点,他们也会小心做事,得知今日要见老爷,谁心里也忍不住的紧张。

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让老爷心里不满,把自己一家赶了出去。

没想法到老爷年轻,而且有和气。

不过没人敢小瞧。

老爷还是参将呢,这么年轻,才越是厉害。

没有老人,老人熬不过来。

两个妇人,三个男人,其中一对堂兄弟,小的才十八九岁,并没有娶媳妇,然后是两个女孩,两个男孩。

年轻的后生干杂役,一个负责厨房,一个负责马厩,两个妇人负责洗衣服买菜什么的,两个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