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
王信身边是一百名骑传令兵,也是他的亲卫,然后是一支两千人左右,全员骑兵盔甲,大概一千六七百人马背上背著三眼火銃。
然后是大將军炮十六门、灭虏炮八十门、佛郎机二百五十六挺。
东西都认得。
种类这么全,数量如此多,看得人就很陌生了。
哪怕是再懒散的兵油子,看到大同西军这般动静,也不禁下意识的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的盯著大同西军的队伍。
十里连营。
张文锦亲自来迎,身后的人群中,最前面的还有胡立勇。
胡立勇眯起眼睛,看不出他的想法。
不过眾人静悄悄的,哪怕张文锦脸上掛著笑意,眼神也隱隱有些呆滯。
“难怪都说王信能打,这得多少钱。”
有人实在忍不住心里的感慨。
“是啊。”
“嘖嘖。”
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谁都可以学王將军嘛,谁没有蓄养家丁,可谁又能像王將军如此大方呢。”
人群中的陶升忍不住反驳。
虽然他受不了跟著王信身边的苦,绝对是不能伸手拿钱的,没有这些规矩,自己如何养得活家人?
离开了王信,但是对王信的佩服,陶升並没有减少。
听到陶升的话,许多人难得反驳。
“见过制台大人。”
王信见到远处的张文锦,连忙下马赶过去行礼。
张文锦升为大同总督,统领三军,虽还是巡抚御史衔,但谁都知道,只要这次平胡成功,要不了多久將会是朝廷的正二品大员。
文官越来越值钱,反倒是武將越来越贬值。
王子腾以前可是九省统制,也即是从一品的官员,只不过因为勛贵的身份,变得不值钱了起来。
“快快请起。”
张文锦笑著扶起王信,脸上笑意深厚。
心里却五味杂陈。
王信的確是个好帮手,没有王信的计划,自己怎么会如此轻易升官。
真能平胡成功,那么如李成贤信中所言,以文官身份统领大军,自己是大周第一人,为同僚们披荆斩棘,开创大道,未来前程可期也。
王信顺势起身,然后看到胡立勇,主动拱手。
“胡总镇。”
“嗯。”
胡立勇点了点头,不怎么亲热。
王信没有在意。
此时。
整个大同的主要兵力皆在丰州大营,事已至此,平胡之策已经无法迴转,只是接下来要如何打,却是几人要商议的。
事急从权。
一番安顿之后,张文锦请来王信和胡立勇,三人私下商量。
“根据收集到的消息,欧彦虎已经率部南下。”
张文锦说道:“原来的计划是我们大部抵达小黄河,在阿卜山一带闹出动静,捣毁欧彦虎的后路,逼迫他回军,破坏此人统一胡人的计划。
如今我们还没到小黄河,此人已经率部归来,接下来该怎么办,是战还是退?”
“当然是退。”
胡立勇急切道,“军中粮草不多,已立战功,对朝廷也能交差,何况目的已经达成,我就不信欧彦虎能攻破我们关防。”
张文锦有些迟疑,颇为动摇。
胡人动静大,要是在自己的统领下,大军在关外战败,自己万万承担不起这份责任的。
诚如胡立勇所言,功劳已经有了,目的也已经到达,稳妥起见,的確可以撤回去,藉助大同边关城堡之利,风险大大降低。
张文锦忍不住看向王信。
王信摇了摇头,“我们三部加起来合计六万大军,而欧彦虎顶多才七八万人,虽然看起来人多,其实新附眾多,人心更为不稳,只要稍遇小挫恐就分崩离析。”
说的有理,张文锦忍不住点了点头。
如果能打败欧彦虎,其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未来登台入阁也不是不可能。
一边是稳妥,一边是高风险下的高利益。
张文锦犹豫不决。
胡立勇见状,毫不客气,“王將军主战,因为他在关外私下铸了几城,又有聚眾昌这样的利益,但是我有一事请问王將军。”
“总镇客气了,请讲。”
王信没有生气,態度平和。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这年头指望不上朝廷的钱,地方上也指望不上,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让士兵们吃饱饭,在士兵们心中那就是好將军。
王信要打仗,无法让士兵们生產自救,那就只能想歪路子。
而且是不伤天害理的歪路子。
胡立勇收起了態度,仿佛因为王信的和气,嘆了口气,“要说前不久,你命手下赶来驰援我,我虽用不上,但是领你这份情。”
“友军有险,我不能无视,虽然天成军了得,大概是用不上的,可凡事只怕万一。”
王信笑著说道。
他是来商议平胡的,不是要和谁结仇。
伸手不打笑脸人,总该给几分情面。
王信这般態度,无论是张文锦还是胡立勇皆无可指责。
胡立勇认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