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了二部分担欧彦虎的兵力,哪怕这二部只分担了欧彦虎的一半兵力,自己也有机会。
按照正常的局势。
欧彦虎应该主要对付永兴军,永兴军才是大部。
最好欧彦虎只派一两万人来牵制自己,他集中全力去打败永兴军,然后掉头来吃掉自己。
这般的话,自己反而能给他一个惊喜。
不过这些是自己预想的最好的情况,谁敢说欧彦虎会怎么办。
如果欧彦虎主攻自己呢。
张文锦应该不会见死不救,他的根子在京城,自己的“根”也在京城,所以他不会和自己结私丑,影响他日后在京城的前程。
倒是天成军很难说。
这种事很复杂。
胡立勇给张文锦送礼,但是张文锦并不把胡立勇放在眼里,因为胡立勇在朝廷无人。
其实还是利益罢了。
王信摇了摇头,人心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年纪越大,越难再单纯的原因吧。
年轻的时候,总会把一些事看成一个整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事背后的单独的人才是关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对这句话的感悟越来越深,王信也越来越佩服古人的智慧。
从归化城到和林直线距离两千里,行军路线至少要翻倍,也就是欧彦虎的大军要走四千里路才能回到大板升地区。
优势的方面是劣势。
以前靠着宽阔无边的大漠,胡人往往让周军无功而返。
同样,攻守易型之下,欧彦虎也要忍受这漫长路途的煎熬。
从归化城到小黄河最南边的直线距离不到两百余里,到小黄河最北端的直线距离也不到五百里,所以从补给距离而言对大同有利。
但不代表对朝廷有利,毕竟运输大同的粮料又是从更南边的省份筹集而来。
丰州与归化城距离更近,只有不到一百里路,就算按照正常行军每日三十到六十里,顶多两三日的时间,骑兵驰援只需要一日。
粮车最难走的路在出关一带的山区,离开兔毛川后,地势越来越平坦,一直过了大板升地区,抵达青山山脉后,有些地段变得难走。
从一日六十里降为一日三四十里,最难走的一段路才十几里,却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
几十万石粮料维持着这条粮道,同时供应前线。
王信私下在归化城堆积了两万余石粮料,主要来自聚众昌商号,这笔粮料不在朝廷账册目录上,所以谁都“不清楚”这笔物资。
翟文和陶升骑着马,随行人员有十余人。
王信派了二十人相送。
来自王信身边的亲卫,一帮生龙活虎的汉子,其中头领才二十岁,比很多人都要小,但是别人都服气此人。
看到这行人的做派,翟文越发好奇,向小石头招了招手。
“这位小哥多大了?”
“刚满二十。”
“叫什么名字?”
“小石头。”
翟文愣了愣,好笑道:“已经不小了,可有大名?”
“石敢当。”
“这名字好生古怪。”
“将军给我取的。”那年轻后生脸上露出自豪。
听到王信给此人取的名,翟文心中有数。
大概是军中的孤儿。
与内地相反,内地的女孩子能卖个好点的价钱,男孩子不好卖,九边相反,男孩子更值钱些,军中将领多收养孤儿从小培养。
只是这些孤儿多会被认领为干儿子,惯上自家头领的姓。
但是想到王信的作风,用孤儿自家的姓取名并不奇怪,是他做得出来的。
“看你年纪不大,却是他们的头,难道有什么过人之处?”
路上无聊。
倒不是有心思打听,平日里对王信本身就比较了解,翟文打发时间随意问道。
“我比他们能打。”
“原来如此。”
聊着聊着,遇到了几户牧民。
兔毛川的牧地都分了出去。
空的地方当然还会有,但是聚众昌没有全部用完,留下了一些抗风险的土地,然后是单于地区,最后是大板升地区。
大板升地区的风险最大,分得牧地也最多。
而且利益也最低。
有些灾民愿意冒险,但是数量并不多。
一连几日没见到人,有了几户牧民家能落脚,哪怕多两个人说说话也能让人高兴。
翟文派了人去联络几户牧民。
得知是大周的官,而且愿意给钱,几户牧民没人拒绝。
此时才到下午,看样子翟文不打算走了,要留下来歇息。
自家将军最不喜军队打扰百姓,石敢当想了想,无法拒绝翟文,便能带着自己的十九名弟兄在远一些的位置扎帐篷。
多了好些生人,几户牧民多少有些畏惧。
他们的孩子更胆小。
翟文没有为难牧民们,大方的拿出钱财,几户牧民喜笑颜开的拿出自家储蓄的牛奶,肉干,炒面等招待众人。
与胡人不同。
他们有聚众昌这样的商号贸易,换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