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是关外出事,没想到是关内出事。
“汤平露了馅。”张灿铁青着脸,“姓周的以公务为名,派人去请汤平回一趟左云,汤平不疑有他,从团山口到左云后就被姓周的抓了。”
张灿边说,一边紧盯着赵雍的脸色。
“谁走漏了消息?”
赵雍意外,逐渐感到不对,又跟着问道:“谁告诉你的?”
“刘通。”
刘通就在云川城。
汤平出事,所以第一个知道的就是他,这件事不奇怪,赵雍面色复杂,“我在镇远关还没收到消息,你远在归云城却先收到消息?”
“我不跟你扯,刘通怀疑你有什么不妥?”
张灿不耐烦道:“现在你说个话,要不要救汤平。”
大同西军的军费是统筹后再进行下发。
汤平部那边拿了足额的军饷,所以总镇就不用补贴汤平部,省下来的银子,收上来的钱,大头补贴了其余几部,所以各部在军费上,对外一致团结。
至于朝廷拖欠的军费,大同西军也没有找朝廷要,根本要不回来。
所以赵雍和汤平之间,除非有私仇。
“救。”
赵雍没有犹豫。
张灿心情变好,“算你识趣。”
赵雍不快的瞪了眼张灿。
张灿不以为意,大咧咧道:“我不管你和汤平平日里怎么闹,反正我只认总镇大人,你们谁要是两面三刀,我不怕说实话,已经和刘通约定好了,谁敢出头,我们两个就联手打谁。”
“随便吧。”
赵雍摆了摆手,冷着脸道。
张灿留下一句话,“大同那边很快要出事,大同西军各部都不许动,反正我和刘通盯着你。”
说完就走了。
旁边的守备卓志欲言又止,等张灿离开后,卓志才连忙上前,苦着脸道:“抚标大人明明对总镇忠心耿耿,为何不多解释几句。”
“我问心无愧,用得着解释?”
赵雍懒得理会。
自己与汤平不和归不和,但不是因为私利,现在都误会自己是为了争权夺利,解释反倒是像自己心虚似的。
还有刘通。
亏自己和他一起抗倭出身,倒头来竟也怀疑自己,先私下联系了张灿。
别的也就算了,张灿竟然敢威胁自己。
换做平时,自己定要给他好看,真以为他自封的大同西军第一猛将就能无法无天,可以目中无人?
想想都憋屈。
赵雍把自己关回屋子。
大同会出事?
张灿久在关外,对内地的消息不会这么灵通,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只能是刘通。
刘通不光驻在左云城,而且和永兴军的魏毅关系也不错。
没办法。
军中佩服有本事的。
刘通的本事,谁敢不服气?
仗着一身武艺,加上脾气好,在哪里都走得开,朋友到处都是,消息灵通的确没人比得上他。
那么。
大同会出什么事?
赵雍心里纳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