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个叫做柳忠的武官大笑,毫不犹豫带着人马去投奔郭鉴。
“哗啦。”
云川城。
一队士兵推开阻拦的人,不客气的冲入柴房。
汤平脸上带着血痂,安静的躺在草垛里。
听到外头的动静,动也不动,仿佛懒得搭理似的。
“看来你一点也不怕啊。”
刘通笑着走进来。
“有你在左云城,我怕个什么。”
汤平这才睁开眼,随后又不禁感叹,“现在我才明白,总镇为何把你留在左云。”
刘通不光自个有本事,在左云还亲自带着两千兵马。
所以只要他在左云,自己就不会有事,哪怕周文也奈何不了自己。
周文手里至今也才几百人,还不够刘通打的。
“周文为何要如此对你。”
刘通好奇道。
“不知道是谁走漏消息,周文知道我骗了他。”汤平起身,刘通看了几眼,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汤平没有大碍,幸亏自己来的及时。
“你怀疑谁?”
“不知道。”
汤平没有乱说,虽然猜疑赵雍,可事关重大。
刘通也不愿意多谈。
“周文没怎么样你吧。”
“他不敢真对我怎么样。”
刘通点了点头,现在的确如此,“周文去了团山口,看样子要亲自接手你的人马。”
汤平的三千人马,如果被周文接收,他手里还有几百人,真有可能让他办成,除非汤平能控制得住自己的人马,就看汤平的威望了。
如果周文成功,手里就有近四千人,是自己的一倍。
而且周文是总兵,名正言顺。
刘通赶紧提醒汤平。
汤平笑骂道:“我可没有总镇的自信,赶紧送我会团山口。”
刘通有些迟疑。
“怎么?”
“万一闹得不可收拾,你我就没有后路了。”
“怕个逑。”
“难道周文就不怕,他都敢豁出去,你我还能不如他?走一步看一步吧,大不了闹起来,看谁压得住谁。”汤平不以为然。
以前还是哨官的时候都敢豁出去,只不过那时将军不同意。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汤平更加不怕。
“好吧。”
刘通不再迟疑,带上自己的人马奔赴团山口。
——
“王信最近在干什么?”
文华殿。
皇帝脸色苍白,异常的憔悴,眼神无光,有些紧张兮兮,时不时看向宫门外。
忠顺亲王以年节进宫的机会才见到皇帝。
还有皇帝的恩师刘儒。
刘儒陪在文华殿,忠顺亲王却不能随意进宫,三言两语间,刘儒提起了一人,眼下只有想到此人。
忠顺亲王皱起眉头。
因为王子腾的原因,他倒是不好接近王信。
仿佛看出忠顺亲王的犹豫,刘儒开口:“王子腾靠不住,他要是靠得住,这些年也不至于此,现在而言,王信还有点希望。”
“他现在无权无势,还不如王子腾。”忠顺亲王反驳道。
诚如王子腾所言,王信的一切建立在张吉甫之上,虽然都是王信建立的军队,但实际上张吉甫说拿走就拿走,早就注定了的事实,否则张吉甫也不会支持王信,更不会给王信机会。
这样的机会,别说王子腾看不上,忠顺亲王也觉得不可思议。
辛苦到头给别人做嫁衣,世间还有这样的人。
“至少他手里还有两千兵,而且”刘儒想了想林如海的书信,犹豫道:“王信在军士中威望很高,不是一封调令就能解除的。”
忠顺亲王不以为然。
刘儒这帮书生总自以为是,自认为算尽人心,真有这么大本事,有何至于此呢。
而且自己费劲了功夫,万一真的成功,保住了侄儿的皇位,难道还分功给刘儒?刘儒是侄儿的恩师,多年的情谊,很容易影响自己。
于情于理,忠顺亲王都不太接受刘儒的建议。
刘儒只能叹气。
太上皇盯的死,皇帝一步也不能动。
自己也是如此。
忠顺亲王也被盯着,但是忠顺亲王背后有亲王郡王宗室勋贵支持,加上前义忠亲王之事的影响,太上皇不好轻动,忠顺亲王也没有做出阁的事,很多事的确需要依赖于他。
只是忠顺亲王私心太重。
甚至打压了贾政一番,贾政和林如海也是支持皇帝的,虽然并不是直截了当。
“噔噔噔。”
外头传来脚步声。
皇帝吓了一跳,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刘儒安抚:“皇上勿惊。”
忠顺亲王下意识望过去,倒是好奇谁急着进来,不太认为是太上皇要处置皇帝。
夏守忠跑了进来。
“大同造反了。”
“万岁爷,大同反了。”
“谁反了?”忠顺亲王哑然道。
“都反了。”夏守忠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跑来,大喘气道:“永兴军反了,大同西军也反了。”
“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