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昂。
薛蝌年龄小,还有其他一些账房等先生,这些人目前还不能参与机密事宜,王信目前相信严中正,张云承,郑昂三人,还有曾直,曾直赶去大同亲自联络。
倒不是没有更多人可信。
但是术有专攻。
大同的密信,三人都看了。
“大同的局势彻底崩坏,朝廷目前能用的人不多,最合适的人选是朱伟,但是张吉甫一定不会放他去大同,宁愿选择总镇。”
张云承忍不住笑了。
终于等来了机会。
听到张云承的分析,严中正和郑昂没有怀疑,张云承对兵部的作风非常熟悉。
“这回总镇回大同,解决了兵变,顺势收拢永兴军和天成军,到时候大同还能有第二个声音?”严中正笑道:“以总镇之能,必能保大同一方平安。”
“是啊。”
郑昂点头认可,“明明胡患都减少了,结果大同反而更乱,只有总镇这样的人才能护住大同。”
王信没有反驳。
共同发展,压制大户,保护底层。
治理一方不简单,但也很简单。
“如果朝廷这回让我回大同,我不会拒绝。”王信肯定道。
有了总镇的说法,严中正和郑昂越发高兴。
却有一声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张云承眉头凝重,语气加深,“兵变闹得厉害,连天成军的总兵都栽了,听说西军也闹了起来,总镇万一没压住的话,可就是阴沟里翻船了。”
严中正和郑昂先是一惊,等听清楚张云承的话,两人不禁笑出声。
“哈哈。”
“哈哈哈哈。”
张云承纳闷道:“难道我说错话了?”
严中正忍住笑,“张参军,你还是不够了解我们总镇,也不够了解我们下面的军队,我敢保证,只要总镇回到大同的那一天,兵乱平息就不远了。”
虽然无法理解,但是看到严中正和郑昂如此有自信,终归是一件好事,张云承满意的露出笑容。
“张阁老应该会见总镇,见面的日子不会要很久。”
张云承猜测道。
张云承的思路有些意思。
王信琢磨了下张吉甫,以自己对他的了解,他的确可能会见一见自己,提出一些要求,给予一些承诺。
“等吧。”
“不变应万变。”
自己根基牢,等得起。
其实对内也好,对外也好,最终看的是自己的根基。
谁更稳固,谁就更不容易倒。
赢者通吃。
一个字熬。
三十而立,自己熬得起。
右路军一分为二,主力人马跟随去了山东,王信肯定是要不回来的。
指望留下来的两千人马去平息大同兵变是痴人说梦。
关键还是大同西军。
一个陆仲恒,一个曾直,有他们另个去协调西军各部,王信并不担心什么,不过右路军两千人马也不能不管,现在刚好是时机。
贾环跟着石敢当已经三天,贾府没人来过问,王信明白了贾政的意见。
这三天里。
贾环睡得鼾甜,倒床就睡,在石敢当的操练下,根本顾不上其他,每天安排的满当。
“怎么样?”
史平看了眼睡着的贾环,好奇的问道。
石敢当严肃的脸色露出了一丝笑容,“比我想象的要好。”
“真的?”
史平越发好奇。
石敢当要求严厉,能获得他的好评可不容易。
之前是对贾环印象不错,现在更是认可了些,史平问的详细。
“能吃苦,对自己也狠,而且很聪明,假以时日,如果不出错,是一颗极好的苗子。”石敢当评价道,“就算不当兵,去读书也不会差。”
聪明是他的优势,又能吃苦和坚持,做什么都不会差。
第二日一早。
贾环刚刚起床,听到了外头的动静,连忙去看。
只见一名官吏被五大绑,向王信磕头。
“队长,发生了什么事情。”
贾环第一次感受到王信的威势,又变得紧张了起来,想起见面叫人家姐夫,自己多佩服自己当初为何能这么胆大,现在反而有些不敢乱叫。
“那是咱们的管粮司务周煾,总镇早就想办他了。”
“哦。”
贾环失去了兴趣。
不久。
石敢当也忙了起来,右路军两千人马集中操练,隔日一操,五日一大操。
王信一连办了三个文官,五个武官,全部抓起来送去东军衙门,贪污罪证确凿,兵部这回没有动静,更没有斥责王信的言语出来。
一切变得顺利。
顺手点了几人的名字,暂代去罢免的武官,至于正式的任命,王信已经把自己的提议章程交给了兵部,兵部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复。
不过实际上,王信点名的这些武官带着兵。
两千人马全部打乱,重新整编,还裁撤了两百余士兵,动静闹得很大。
用了一年的时间,王信才带出了半个河西营,不敢说河西营完全受自己掌控,现在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