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平静。
张灿盯著额尔敦看了半天。
额尔敦还以为自己脸上沾了什么东西。
“额尔敦,你比我厉害。”张灿突然笑了,得意道:“可惜,你遇到了总镇。”
额尔敦確定王信可能会回来,態度大变,立马反驳道:“这是什么鬼话,我是周人,自然是听將军的命令,有什么可惜的,一点也不可惜。”
“哈哈哈。”
张灿越发佩服总镇。
等张灿回到部落,才知道张云承离开了,他赶去了宣府,因为总镇送来的命令,让张云承去宣府匯合,一同离开的还有陆仲恆。
“要不要让张灿带领骑兵从关外迅速绕来先与我们匯合,然后再进入天成城?”
严中正心里没底。
王信在宣府搞清楚了大同局势,於是不再停顿,带著五百兵来到宣府怀安,也就是大同的边界,下一个地方就是天成了。
胡立勇就是太过自信,没有集结天成军主力,急於求成,结果兵败身亡。
如果稳妥些。
把天成军主力带上,就算未能成功平息兵变,也不至於一败涂地。
“兵贵神速。”
王信摇了摇头。
胡立勇急於求成,因为兵贵神速好处最多,否则等兵乱闹大,强硬的压下去,日后也不好收拢永兴军的军心。
只不过他的做事方法,选择的是解决闹事的人。
也能理解胡立勇。
没钱啊,解决不了乱兵的问题,当然要急於解决带头的。
“万一?”
严中正依然迟疑。
天成军群龙无首,乱成一锅粥,越是如此,越是匆忙风险,永兴军能乱,天成军也有乱的可能,日子並不比永兴军好过多少。
许多事情,只缺个带头的人而已。
“我相信赵赫。”
“他?”
严中正迷茫。
赵赫是胡立勇的人,虽只是游击,但是手里掌控著一千精兵,如果他真的投靠总镇的话,的確问题不大了。
可总镇与此人接触不多,总镇为何相信此人呢?
总镇也不愿意强硬的压下乱兵,原因和胡立勇一样,都不想沾染永兴军太多的鲜血,否则就算压下兵变,永兴军的军心也不可能收拢到手。
只是已经乱成了这样,总镇求速也没用啊。
“明天急行军,爭取下午抵达天成城。”
王信很急。
要不然也不会先和薛家討论。
胡立勇没钱,所以只能解决有问题的人,奈何自己大意,实力也不够,简而言之又菜又爱玩,倒也不是很意外。
此人要真是有本事,也不至於被压了这么多年。
而且真要是有本事,冯庸当年不可能留下他。
没本事,野心又大,结局自然如此了,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因为他的原因,变得更复杂了些许。
如果朝廷最初让自己出面,也不至於闹到这般地步。
不过也不好说。
正是因为朝廷知道大同问题拖延不得了,自己才能找张吉甫索要十万两银子上路。
其实张吉甫很赚了。
现在大同的局势,朝廷只出十万两银子就能解决。
要知道山东那边,朝廷已经费了不下百万两银子。
“报!”
有令兵赶来,“天成军游击將军赵赫率兵前来恭迎总镇,带著眾校官在城外请见。”
严中正愣住了。
隨后大喜。
至於对方会不会有阴谋,他们又不是傻子,不会没有防备,而且赵赫主动带著校官请求进城,足以见其诚意,做足了准备,是个聪明人。
“带他们进来。”
不久。
赵赫带著十几名校官,老远见到王信后快步上前。
“属下赵赫,拜见总镇!”
身后校官纷纷跟著行礼。
“请起。”
王信大小,上前拉著赵赫,笑道:“赵赫,快两年没见了,没想到你还记得我。”
赵赫早已下了决心。
胡立勇死了,如果胡立勇活著,虽然自己心里认可王信,也不会轻易背叛,而现在嘛,王信带著朝廷委任,自己於公於私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总镇大人在关外的雄姿,属下一直记在心里,更不提总镇大人爱兵如子,雄才伟略,能跟隨总镇,实属下官三生有幸。”
赵赫毫不犹豫当眾说道:“从今往后,总镇但凡差遣,属下赴汤蹈火,必不违背,如违此约,不得好死,永不翻身。”
身后的校官们满脸惊讶。
他们跟隨赵赫多年,哪怕面对胡立勇的时候,也没有如此表忠心。
如果不是了解自家游击的为人,很容易误会是怕马匹说好听话的小人,不少人露出担忧,万一对面王信总兵误会了呢。
游击是好意,可惜表现太过。
“哈哈哈。”
王信实在是忍不住大笑,高兴的用力拍了拍赵赫。
“赵赫,如果是別人说这样的话表忠心,我多半是不信的,但是从你嘴里说出来,我每个字都相信,多的不说,日后还长,且看著吧。”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