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那么谁去创造財富?
聪明人辛苦出头获得分配权力,结果不如创造財富的人生活美好,那么创造財富的人,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財富?
所以宋明真正富裕的人都是官员。
而可笑的是官员並不创造財富。
三年灭倭,三年平胡,如今又要开始压兵乱,难道继续三年?
科举比血脉要好。
但是科举同样是一条歧路。
这是歷史已经证明的。
唯独商业。
商业模式才带来了工业革命,这就是事实,以事实为根据,王信才支持了商號的发展,但同样以事实为根据,支持的不是商人,而是商业。
商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
但一切的根基在枪桿子。
大同的改革,將会面对巨大的压力,必须首先能做到自给自足,否则很容易在外部的压迫下破產,但是大同有个好处,那就是兵力眾多。
王信思考了一夜。
第二日。
下午。
天成城外二十里外。
不少的军將翘首以盼。
“赵赫这小子真贼啊,招呼也不打一声,自个闷声不吭的跑去迎接新来的总镇。”
有人骂道。
“亏这小子平日里对镇台一副忠心耿耿模样,骂咱们忘恩负义,做的有模有样,结果倒好,却是个比咱们都要小人的小人,反正我是做不出来的。”
“姓赵的不是个东西。”
將校们纷纷骂道。
听到下头军官们的不满,张震没有阻拦,看了眼同样乐见其成的李昆,忍不住上前。
张震与李昆是参將,胡立勇死后,天成军职位最高的將领,两人手下各有一班人马,这些日子都在拉拢赵赫,赵赫带著胡立勇的精锐。
谁能获得赵赫的投靠,那么谁的实力就能压过对方。
赵赫的举动,的確也超乎了两人的预料。
“你我终归是自己人爭,如今赵赫引狼入室,恐怕日后你我日子不好过了。”
张震试图求和。
李昆点了点头。
王信虽然获得朝廷的旨意,但依然是总兵的职位,只是获得挟大同军镇的权利,那么换句话说,天成军如果能自立,很可能不受王信的管控。
两人才都想升总兵,坐上胡立勇的位置。
“王信不好对付,先等等看吧。”李昆压低了声音。
其实周边人都离的远。
谁也不会这般没有眼力见,敢去阻碍两位参將的私下谈话。
“来了。”
张震还没来得及说话,远处有人喊道。
只见远处有一行影子,逐渐靠近,队伍也变大,在场的军官都是带兵出身,不少人一眼看出,大概在一两千规模。
一千天成军的精锐。
五百京营。
这不是民兵。
天成军虽然生活悽苦,但是精锐的日子还能维持,只不过平日大家操练严格,从军多年,打仗也不少,倒头来连饭都吃不饱,谁能接受?
虽然心里头不满,但是还没到变卖盔甲武器的时候。
於是虽才一千五百人,却旌旗招展,盔甲精良,武器锋利,军士威猛,士气如虹。
还未抵近,已感其势。
“拜见总镇大人!”
这下子,没有谁敢冒犯,在参將带头下,远远的行礼恭迎。
“嘚嘚嘚。”
王信没有下马,居高临下的望著眾人。
“谁是张震和李昆。”
石敢当骑著高头大马,人高马大的喝问。
张震和李昆心里一震,倒不是惧石敢当,而是如此语气,看样子来者不善,偏偏对方是王信,加上赵赫带著胡立勇的精锐投靠,两人心里叫苦。
“末將张震。”
“末將李昆。”
“上前来,总镇有话问!”
石敢当喝到,当著眾人的面,丝毫不给对方面子。
张震和李昆忍著心里的不爽,心里忐忑,一边恭敬上前,一边揣摩。
其余眾武官纷纷观望,气氛变得古怪起来。
很人多心里不服气。
天成军又不比大同西军差,比起人数的话,天成军还比大同西军多,虽然王信升了官,但也没必要如此目中无人,就把天成军视为无物。
更有人怒视赵赫。
“叛徒。”
有人小声骂道。
“你是张震?”
王信问道。
“是。”
张震硬著头皮说道。
“听说你带兵有方,家里也不算奢侈,是天成军里头难得的『穷』武官,不少人私下嘲讽,说你不知变通,可有此事?如果是真的,那可是好官啊”
王信好奇问道。
这话可不一定是好话。
主要看问话的人,但对方是王信,张震怎么会没有听过王信的名声呢,心里微微鬆了松。
连忙说道:“不是末將不爱財,实在是士兵们太穷了,末將又不是傻子,竭泽而渔的道理难道还能不知,因此对士兵好一些罢了,也算不上什么好官。”
“可惜了。”
王信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