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几千两银子。
所以王信不收礼,也不送礼,
最初在扬州盐道衙门当兵的时候,剿倭获得战利品,还给不少官员送过,因为那时候自己只是民兵將领,临时的军队,环境也不一样,如今更不同了。
军官们也不需要给別人送礼,他们升官不升官,不是通过送礼来决定的。
保持这种风气。
特立独行的大同西军,不光保持战斗力,也与友军格格不入。
系统只是个辅助。
帮自己挑选出有良心的人才。
但是如何对自己忠心,又或者保持战斗力,形成良好的风气等,需要的是自己一点一点的去做。
可以说。
正是因为自己一点一滴的做著正確的事,才有了如今的大同西军。
外人想要掌控的话,要么靠著实力打破大同西军,要么改变自己主动融入。
如果能融入大同西军的主將,那么他也不反对这样的人。
现在就是通过整编,把整个大同军镇打造成下一个大同西军,但是动静太大了,朝廷也不是瞎子,以前能忍受,如今必然不能忍受。
那么林如海的出现。
王信有些犹豫。
真的按照他说的去做,也是彻底融入四大家?
王信摇了摇头。
自己要的是自己的规矩,而不是別人的规矩。
四大家虽然势力庞大,利用好了,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可四大家有四大家的利益,到时候谁听谁的?
犹如薛家。
薛岩有他的利益,他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衝突,如果是以自己为主,他当然必须接受让步,服从自己的利益。
自己要的是听话的薛家,而不是盟友薛家。
至於让四大家听自己的,那也不可能。
广东巡抚吴文华就不会同意,
林如海也不会同意。
甚至贾政都不会同意。
包括陆仲恆。
而他们这些外部的人,依然保持大周的风气,哪怕看上去最清白的贾政,那是因为他不用贪,
有人帮他贪,而自己需要的是不贪。
从根子上,自己的利益不符合四大家的利益;四大家的利益,也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只不过以前四大家力量没有整合,虽然庞大但是分散,更需要自己的军队来加强他们的根基,
犹如荣国府大房和二房之间多么不和,外人看起来也是一家。
“用外人的话说。”
王信自言自语来到窗边,看著院子里的草,这些是平儿和晴雯弄的,把院子点缀的好看,想到久未见面的儿子,心情陡然舒畅起来。
“我属於翅膀硬了,要单飞啊。”
王信笑了两声。
四大家的利益,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林如海想的的確挺完美。
林公的恩情,在下不会忘。
王信第二日一早,去了张吉甫府上,昨天的时候,他已派人来递上名帖,今日会来府上拜访。
王信现在非常肯定。
至少目前的局势,自己想要见谁,基本上都能见到。
张吉甫没有迎接,端坐在案几后,等王信在管家的带领下,进来后主动行礼,张吉甫才露出笑容,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快坐下吧。”
“你怎么没有去贾府,先来我这了?”
张吉甫笑道。
话里有话,试探自己。
王信坐稳,听完张吉甫的话,没有多余的表情,脸色平静道:“昨日见了林公,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见不见政老爷无所谓,我是他的姑爷,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没必要生分。”
虽然打定主意,但是贾府的名头依然可以利用。
要看张吉甫愿意给出什么筹码。
当然是越多越好。
张吉甫闻言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这些年,你也变了,心思多了起来。”
“是啊,阁老不也变了么。”
王信点头承认。
今日自己的举动,与这么多年来自己给人的印象大为不同。
往常自己像个君子。
张吉甫心情复杂,虽然王信的变化对自己更加有利,可张吉甫更喜欢原来的王信,忍不住问道:“为什么变了?”
“我一直没变。”
王信摇了摇头,“如阁老其实也没变,变的是局势而已。”
张吉甫皱眉,琢磨王信的这几句话。
“战无不胜,保家卫国。”王信没有故作高深,主动说道:“这两句话是我从军就再说的,一直如此而已。”
张吉甫內心一惊。
“王信此人,无君无父,不可大用。”想起太上皇对此人的评价,陡然间,张吉甫有些惊恐。
世间聪明人实在是太恐怖了。
如太上皇。
自己平日自翊为聪明才智,可也是到今天才被迫看清楚王信的本意,而太上皇连见都没有见过王信,就一样看穿了王信,留下的评语,自己並不是很认可。
可更有一种无力感。
太上皇如此了得,又能如何?
一样身不由己。
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