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7章 不靠谱  键盘战斗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啥,以前有人说一汉当五胡,咱们比古人厉害多了,一汉抵十胡。”

“吹吧你。”妇人翻了个白眼。

前些年的时候,谁不担心胡人杀入关。

犹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爹娘的言语里经常也有对胡人的畏惧,只是没想到变化这么快。

“伤亡肯定是有的。”汉子实话实说,承认道:“当兵吃粮,咱们吃的就是这口饭,现在的日子多好,再说了,我说不上就能不上?”

妇人不再说话。

一家老小指望著当家的军餉过活,虽然心里担忧,可现实就是如此。

汉子问道,“让你接你娘来,你怎么不说话?”

“接来容易,万一以后日子又变了回去怎么办。”妇人颇为冷静,“家里还是多积攒些钱吧。

当初他们家多难,去大哥家借粮,不但没借还被骂了回来,妇人不愿意登门。

“有节帅在,怎么会变呢。”

汉子反驳了一句,却不再言语了。

他也怕。

苦日子过怕了。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自己的婆娘也差点去做半掩门的生意。

当时恨不得死了算球。

太窝囊了。

可在不甘又能如何啊。

那种滋味,汉子想都不敢想,更希望从来没有经歷过,那是他的屈辱。

“走了。”

吃完了饭,摸了摸两个儿子的脑袋,交代了一声,出了门就去了营房,披上厚厚的羊皮大衣,

腰间掛著一口大刀,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

大同是军城。

一个个军士集结,赵雍横刀立马。

大同三大总兵。

赵雍、汤平、周文。

周文是个空架子,实际掌领西军的是刘通。

三位大將轮流带队出关扫荡。

既是操练,也是保护塞外和平稳定,让牧户放心放牧,商人们放心做生意,各司其职,常態化的军事行动,每次两个月的时间。

这次赵雍带队。

“鸣鸣呜~”

营房。

一排號手吹响了號角。

“嗒嗒嗒~”

一队队旗帜移动开来,扛著鸟,鸟上安著刀,一排排的军士在旗帜的海洋里,波澜似的一圈圈推进。

“晞律律。”

骑队出发。

炮队则没有,只带走百余门轻便小佛郎机,

万余兵马从孤店堡出关,然后赵雍坐镇集寧,各队依次出发,最远到小黄河北边,最西到阴山一带,往返四五千里,有的队伍甚至要六七千里。

大军出发后,大同城街面上行人少了许多。

节帅府却更加忙碌。

最难的关口,薛宝釵的二十万两银子,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就是一个好队友的效果,

哪怕这二十万两对薛家大房也算伤筋动骨,拿得出这么多现银不容易,更可见薛宝釵的魄力,

反正换做那薛大傻子是绝无可能的。

回到大同后,王信很快开放了六个通道。

西南往山西的朔州,东南往京师的广昌县和往山西的灵丘县,东北往宣府的天成城,大同城北边出关的孤店,西北的团山口。

大同西军原有团山口与威远关两个关口。

以前之所以发展威远关,並不是因为威远关比团山口的地势更好,反而因为团山口出关道路最易,朝廷此在团山口外一连修建了两道长城,

歷史上走西口、闯广东。

走西口就是陕西的府谷口、大同的杀虎口、宣府的张家口。

杀虎口位於团山。

团山在前明的名字叫做团山破虏堡,杀虎口在前明的名字也叫做杀胡口。

杀胡口后来在大清改为杀虎口。

简而言之。

大同全境取消沿途所有的关卡,包括官府设立的关卡,不允许任何势力和人私设关卡。

官府当然不干。

可王信不在意,现在时机最好。

自己现在手里有点钱,张吉甫也顾不上自己,趁著这几年把大同打造好,靠著垄断关外土地,

把大同打造为关內外转口贸易地,从而奠定繁荣的根基。

说穿了。

朝廷现在顾不上自己。

不光自己看得到,其余人也看得到,如东平郡王蠢蠢欲动,为何敢冒著朝廷大怒的风险私下联合蛮人?不也是看出了朝廷目前的困顿么。

同样的机会,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而已,

自己和东平郡王只是做事方法不一样。

自己的五万余大军领的是实餉,而且要高於朝廷原来的军餉,因为现在物价高,还按照朝廷以往的军餉,哪怕是实餉,对於军士们依然不公平。

因此自己的办法是鼓励经商,通过扩大社会財富总额来获得需要的军费。

但是东平郡王他们这种旧时代的人,用的还是旧时代的办法。

为什么他要联合蛮人?

因为蛮人便宜啊。

採用的是降低成本的做法。

汉唐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后患无穷。

大明其实也是这么做的,努尔哈赤的祖上几代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