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超肥三更
包船干净又迅捷,且是从苏州出发,仅九日便到应天府码头,明月这才松了口气。
果然贵有贵的好处………
明月感慨时,七娘正拼命舔嘴唇,抽着脖子拼命呼吸的样子活像一条被丢上岸的鱼。
她是闽南人,之前到过最北之地便是杭州了,如今忽然来到应天府,嘴巴和脸都快干爆皮了,汗珠子流过的地方俱都刺痛。“还受得住么?"明月问。
七娘点头如啄米。死也要死在路上!
明月调整下帷帽,略认了方向便往城内走,边走边安慰道:“习惯就好,头两回我到南边去时也受不了,浑身都是疹子,半夜痒醒,哪里睡得着!且水土不服,连着几日吃了就吐,只能喝水……”
上回去杭州,短短几日她就瘦脱了相,如今还没养回来呢。十五两包船银子没白花,今儿才七月十九,绝对能提前到固县,明月决定进城休息一晚,再好好吃一顿。
坐船半月不用干活,七娘的手几近痊愈,正好骑骡子。明月向客栈的伙计打听牲口市场,不曾想对方却反问:“姑娘是想长用呢,还是短租?”短租?还能租?
若果然能租借,暂时还真不用买了!
她往南方贩丝绸,一大半路程都在水上飘过,牲口坐船不仅比人贵得多,且吃水重、占位置,实在没必要时刻带着。这次回来,两人一骡加十来匹布就把乌篷船塞了个七、八成,若再加一头…空出来的位置能多带多少布啊!
“租又怎么算呢?"明月细问。
“一天十文钱,若满一月,就照两百八十文,我家便可租借。"小伙计热情道,“姑娘也不必担心心押金,我家是做了许多年的老字号,届时去衙门里请人见证……”
马匹价高难养,牛不擅远行,驴子倔强且不擅长负重,故而出远门以饭量小的骡子居多。如今一头普通成色的骡子就要二两上下,似明月骑的正当年的健壮大青骡甚至能卖到将近三两。
可租一个月才两百八十钱,还不用担心生病和日常照料!明月每次回固县,只待三五日不等,算上陆地往返十一二日,半月足矣。长久来看,租自然比买贵得多,但若算上运货包船时牲口占的船位费、多运布匹产生的利润,就合算到天边儿去啦!牲口也讲究脾性,明月随伙计挑了一头青灰色的骡子,让七娘牵着试试,又对自己的骡子说:“可不许欺负人家。”大青骡甩甩尾巴,好奇地凑上去嗅了嗅新伙伴,算是接受了。两个人,两头牲口,一起上路就不那么怕了,七月二十六傍晚,明月重返固县,比约定时间早了足足七日。
且因为是包船,十分干净舒适,布匹洁净无损,二人亦颇精神,竞省了休整的工夫。
次日一早,七娘在客栈守着货,明月梳洗一番后直奔马家,先找小安递消息,看赵太太什么时候有空验货。
春枝立刻回了赵太太,赵太太一怔,“这样快?既来了,今儿晚些时候就送进来吧。”
守时,甚至早到,这很好,方便她协调送往各处的礼品,不至于手忙脚乱。尤其方知县那头,下头的孝敬不在少数,万一给人抢了先就不美了。仍是申时过半,明月带着七娘送货到马家。七娘没做过买卖,也不会北方方言,便留在门房处喝水等候,另有丫头婆子帮明月抱着布进去。
里间赵太太也不清闲,身边两个大丫头各自拿着几张礼单,与她反复核对,时不时还有小丫头抱着盒子、卷子出出进进。明月几次侧身避让,先请安,见赵太太穿的正是自己上回送来的佛手罗所裁对襟短衫,下搭蜜瓜色裙子,并无额外绣花,十分清爽,不由笑道:“几日不见,太太气色愈发好了,衣裳裁剪也精巧,经太太这么一穿,倒把花样衬得更好看了。”
老话常说,人靠衣裳马靠鞍,意思是再漂亮的人也需要精美的衣裳去衬托,而明月如今却颠倒过来,拐着弯的夸赵太太风华气度更胜丝绸。赵太太眼底泛起一点笑意,难得同她玩笑起来,“光说好话可不中用。”“怎敢糊弄您?"明月将料子一一打开,做委屈状,“皆是我肺腑之言,太太谦逊,可难不成不许我说实话了么?”
赵太太被她逗乐了,屋内一时喜气洋洋。
湖丝苏绣仍是杂宝团花,四匹月白,两匹雪青,两匹浅鹅黄,皆是最能凸显丝质的清爽浅色,男女皆可,老少咸宜。杂宝团花略有不同,此事已事先禀告过,赵太太见都是极好的意头,满意地点头,验过成色便命人收起来,再看细锦。明月在一旁讲解,“不日便是中秋,白日虽还有些燥热,晚间渐渐起了凉意,穿单的太薄,夹的太厚,倒是细锦刚好。这两匹是秋香金桂,花蕊织金,正应景,且有蟾宫折桂之意。这两匹是对鹿,鹿角里头掺了银线,并不打眼,乃是福禄寿,又可说官禄亨通……另有菊香满园和月宫玉兔的,皆短抛梭织主花,丝细、布薄又透气,正是节下使的。”
赵太太瞧她一眼,“你倒机灵。”
蟾宫折桂、官禄亨通,都是最适合送礼的好意头,且跟苏绣同为八匹,省却额外找平。
“不敢不敢,"明月微微低下头,“不过竭力想贵客之所想,思贵客之所思罢了。”
稍后核对结账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