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进京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进京

“怎么样,不错吧?"明月难掩得意,自动讲解起来,“紫红黄主调的源自晚霞,我将其命名为霞染。绿色水调的源自岸边水草,随波逐流,谓之静水流深;明光闪闪的么,像不像晚间船舶停靠在江心,月光照下来、满江碎银的样子?”好马配好鞍,好布自然也要有个好名字、好典故,才好卖高价。不然叫客人们怎么有脸对外说呢?

春枝久久不能回神,许久才叹道:“若这个还不好,我真不知什么才叫好了。”

明月百感交集道:“你是不知道我费了多大功夫,光染坏了料子都够寻常人家过几年了……

染这些不比寻常,需得一匹布一调色,导致每一匹布的花色都有细微的区别,前期损耗极大。托这个的福,她未来几年都不缺家常料子穿了。春枝几次三番想伸手摸一摸,又恐摸坏了,“只是这花色绚烂无比,寻常人上身,未必压得住。”

“嗨,好看就行了,"明月大笑,“一来寻常人如何会想这么多?二来,只要是好东西,大家只想着尽快扒到身上去,都觉得自己压得住。”春枝笑着点头“这倒也是。”

有几个不长眼的会在人家高高兴兴穿新衣服时冲上去,说诸如"哎这衣裳你穿了难看,快别穿了"之类的混账话呃?她突然兴奋起来,“这是咱们自家才有的,一定好卖,不,不光是好卖,单固县太委屈它了,咱们大可以卖到州城去!啊,或许也可以往府城……只是又要从头再来,需得找个靠得住的人手,李掌柜那边未必行呢。”春枝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只觉得哪样都好,滔滔不绝说了半日才发现,明月一直没做声。

“东家?"春枝住了话头,忐忑道,“我说得不对么?”明月笑笑,“你说得对,却不全对。”

院中满是木架,她的目光穿透支架,越过飞扬的布海,似乎看到极远极远的天边去,声音都显得飘渺起来,“我要去京城。”轻飘飘的五个字,春枝一时没反应过来,东家刚才说什么?去哪儿?

明月知道她听清了,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便自顾自说道:“原本我也想,大可以借机卖到州县去,可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前几日我一直在城里转悠,挨家布庄转悠,转来转去,突然就明白了,那么多京城来的布贩都来此地进货,而我的新货并不比市面上的差,为甚么一定要循序渐进?为什么我不可以直接跳过?”

春枝终于彻底理解了明月的意思,一时口干舌燥,素来能言善辩地她憋了半日,竟只憋出几个字来,“可是,可是人生地不熟……那可是京城啊,她想都不敢想的!

明月反问:“当初我去固县,不同样是人生地不熟么?”春枝又说:“可小小固县尚有胡掌柜父子那样的地头蛇,京城乃天子脚下…“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一卷卷伸开的布匹宛如阳光下的船帆,通往不知名的远方,下方遮蔽出大片荫凉,明月索性席地而坐,“可我借机同几个京城来的客商、去过京城的船夫聊过之后,却不这样想了。”“天子脚下"固然令普通人敬畏,可别忘了还有句话,叫“天高皇帝远”,越是远离朝堂的偏远小地方,其实反而越容易一手遮天。反倒是“天子脚下”,多皇亲国戚,多达官显贵,相互制衡,彼此制约,谁也不能一家独大,哪个也不敢轻举妄动。

春枝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句话: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不得不说,老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春枝想了一回,谨慎道:“我常听人说,京城立脚艰难,既然杭州也有哪里来的商人,不如先叫他们带几匹回去试试水?若好了,咱们再去,也可少些风险。”

并非她一定要泼自己东家的冷水,可去京城……那可是京城啊,在普通人看来,这一步跨得未免太大了些。

万一出点什么事……

“我何尝没想过?“明月叹了口气,“可现在咱们对外名声不显,便是个无名之卒,冷不丁上门,人家未必接纳。即便接了,若他们觉得这布不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上心,自然卖不出价,说不得便要糟践了;若他们觉得这布好,能赚大钱,你觉得他们会老老实实给咱们报高价?”她前前后后投入那么多心血,可不是为了让外头的人十两、二十两一匹买走的!

山高皇帝远,倘或这几款新料真的在京城闯出名堂,她们远在杭州,便如聋子瞎子,什么都不知道。

待到那时,可是真真儿的替他人做嫁衣裳!富贵险中求,哪儿有坐在家中等天上掉银子的道理?见春枝若有所思,明月继续道:“况且此番北上又与之前咱们在固县不同,京城多豪商、多巨贾,莫说我这样的小鱼小虾,就是一年赚十万两、几十万两的也多如过江之鲫,排不上号!我卖完了就跑,又不死赖着,谁还同我计较不成?”

与胡记的冲突全因她想在固县扎根,如此一来,势必挤压得胡记没有立足之处;可这次她只做一锤子买卖,莫说头茬只有几十匹,就是再多十倍,几百匹,扔到京城那条大河里都未必能激起一个水花,够干什么的!如今满打满算,她一年所赚也不过一二千两,多大的脸呐,还幻想京城豪商与她为敌不成?

明月这样一说,春枝也慢慢缓过来,渐渐觉得可行。绝大多数人都对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