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少说两句!"一直没出声那人年纪虽不大,入伍却早,略有些资历,原本不想掺和,这会儿也不得不出来打圆场,先瞪了挑事那厮一眼,“来也是你愿意的,你若不想来,在杭州时早说啊,多的是兄弟想出来挣钱!如今新衣裳穿了,好客栈也住了,一色酒肉也吃了,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这会儿文扯什么鸟甚!”

又看小石头,“你也是,少说几句。”

一听这话,挑事那厮立刻气白了脸。

这不明摆着拉偏架嘛!

本欲回敬一二,可眼见着如今自己被孤立出来,若逞嘴上一时之快,只怕要吃亏,只好胡乱嘟囔两句,翻身裹着被子睡大头觉去了。剩下小石头和老兵对视一眼,都收拾收拾出门逛街去了。难得来京城一趟,不出去见识见识白瞎了。却说明月依旧带苏小郎和二碗去拜见武阳郡主,去时郡主正宴客,等了近两个时辰才得见。

此番除了各样寻常年货外,明月例行上交了亲手撰写的《地方杂志》。因上次记录两浙路并周边各地水文气候立下大功,此次她越加用心,更加入了一点地方官员的升降、调派情况,并民间风评。怎料武阳郡主看后粉面含煞,冷声道:“窥探百官行踪,你好大的胆子!”这是明月首次以门客的身份先到武阳郡主府上拜会,未曾见过常夫人,不经点拨,本能地感到慌乱,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哪里做错了。可不知怎的,她突然冷静下来。

不对。

若武阳郡主真的生气,直接叫人料理了就是,眼不见为净,何必再把自己叫到眼前训斥,多生一回气?

况且就多年来她对武阳郡主的了解,这位贵女貌似远离是非、安心享乐,实则极其醉心权术。

她虽命自己留心各地民生,但真的是在乎百姓吗?不尽然。

不过是想以此为台阶,巩固她在帝后心中的地位,巩固宠爱和实际到手的权势罢了。

那么帝后关心什么?鸡蛋几文钱一斤?田里的萝卜白菜卖了多少吗?想明白这些之后,明月迅速安定下来,先诚惶诚恐行大礼谢罪,然后才说出缘故。

“郡主容禀,并非民女有心窥探,实则只是像往年一样记载民生啊!皆因前番郡主厚赐,民女受之有愧,分外惶恐,尽心竭力想要回报一二。然气候水文所载有限,民女少不得深入民间挖掘,而百姓家贫,无有娱乐,除却议论家长里短,也不过说些坊间蜚短流长,难免谈及地方官好坏,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啊。民女对郡主之心,可昭日月,可见青天,绝不敢有所隐瞒、扭转,只能一五一十地写上去。”

武阳郡主没有说话,周围的人俱都大气不敢出,室内静谧更胜坟茔。武阳郡主静静坐在主位上,染着鲜红指甲的手指按在杯盖上,一下下刮着茶盏。茶盖与杯口相接,发出沙沙的摩擦声,犹如刀刮过骨,令人毛骨悚然。明月再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位掌握着自己生杀大权的上位者。而武阳郡主正是要用这种无声的威亚来警告她,不要以为得了好脸就敢胡乱揣测上位者的心思。

这是作为门客的她初次登门的下马威。

是单纯的下马威吗?还是自己在杭州的所作所为漏了风声?不,明月很快否定了这个猜测,不应该。

娄旭和杜斯民畏惧皇权更甚于自己,就目前的接触来看,二人并无直接接触武阳郡主的途径,否则也不必对自己那般殷勤,自然更不可能跑到武阳郡主跟前嚼蛆……

退一万步说,就算知道了又如何?她确实是在为武阳郡主办差,也从未借助郡主的名头在外惹是生非。

从上次与常夫人往来书信内容可知,这种程度的事,郡主绝不会在意。也不知过了多久,武阳郡主才发出一声,“果然么?”“民女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欺瞒,郡主明鉴!"明月立刻停止胡思乱想,恳切道。

武阳郡主忽然笑了一声,脆如银铃,声音也轻快起来,“料你也不敢,起来吧。”

“谢郡主。”

“听说还没落脚就过来了?”

明月道:“是,郡主待民女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既给了民女上门的殊荣,民女不敢懈怠。”

“还算懂事。"武阳郡主满意地点点头,随意问了几句。明月一一用心作答,还特别提到这次年礼中的“白鹅戏水”,“有一卷湖丝苏绣的长卷子,一卷扎染的大卷,一点儿野趣罢了。”也不知哪儿来的风气,近几年文人墨客们似乎越来越喜欢大白鹅了,朱杏和芳星做得那些个相关的染色、苏绣放在汇芸楼,都卖得极好!武阳郡主就喜欢这种平时见不到的野物,果然叫人取过来看,但见清水碧波浮白鹅,白鹅矫健洁净,果然不错。

北方虽也有鹅,但水少,似江南那般秀丽纤细的水文更少,就衬不大出白鹅的美丽。

这次明月没能在武阳郡主府留宿,出来后,冷风一吹,她跟着打了个哆嗦,下意识紧了紧斗篷。

真冷啊。

伴君如伴虎,此言果然不虚。

于平头百姓而言,武阳郡主就是君。

以君为靠山固然威风,可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回到客栈后,小石头他们都在,明月一看就发现了三人的不对劲。还是一双一单,但组合的人换了,显然是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