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if线-绿苹果温床  豆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if线-绿苹果温床

高二开学后的一个寻常周三,毫无预兆地下起了暴雨。放学时分,教学楼下挤满了没带伞的学生,贝言也同样揣着手站在檐下,仰头望着眼前连成线的雨丝,等待家里来接。她视线无聊扫过人群,绊了一下,停住。

是顾知宜站在屋檐的另一端。

隔着攒动的人头,他侧脸在灰蒙蒙的天光里淋漓透明,像一幅被错置了的静物画。

身边有人在轻声感慨新来的转校生有着一张漂亮的脸。贝言的目光停留几秒,收回。

某人转学回来都一个星期了,他们之间唯一的交流就是最初在走廊上碰见时,那个出于礼节的、隔空点头。

其实和顾知宜不算陌生。初中时他在她家住,后来回了顾家,听说紧接着就出国念书了。

时隔两年再见到,个子高出许多,少年人的单薄轮廓淡去,沉寂得像座孤山。

雨丝被风吹斜,钻进檐下来,打在贝言的校服,她往里缩了缩,听同班同学纪禾西在旁边嚷着怎么又下雨,朝港好多雨天。贝言听着这些话,无端想,朝港的雨确实太密。初中那时就常下雨,校门口往往人挨着人。记得也是这样的雨天,她和顾知宜被人群挤得站在一起,犹如两株幼小的矮三叶草。

空气湿闷,混着草泥的味道。

那时候,一波雨线借着风蛮横地扑进来,打湿好几个人的肩膀,站在前面的贝言是其中之一,她后退一步。

旁边那个清瘦高挑的身影无意识地动了动,好像站累了,往前挪了半步,从贝言旁边站到了贝言面前,刚好背对着雨来的方向。他那时候个子抽条得快,哪怕微微勾着头,也依然高出一截,安静迟钝。距离一下子变得极近,近得她的视线不得不落在对方脊线上。那片校服衬衣被雨水泅湿了一小块,透出底下少年的骨骼轮廓。贝言的眼睛眨了一下。

顾知宜没说话没看她,就垂睫注视着地上的水洼,左眼尾的痣隐匿在额前碎发的阴影里,看不真切。

他突然这么一杵,结结实实地把贝言眼前的天光挡下了大半。贝言几乎是下意识揣起手,一低头一躬身,灵活撤出这片雨浇不进来的阴影,像一尾小鱼,带着浑然天成的、懒洋洋的散漫劲儿。在两人校服臂徽几乎要擦到的刹那,她书包拉链上的网球挂件哗啦一响一-又脆又空。

回过神,雨还在下,人还在高中。

顾知宜依然站在远处,新校服整洁严谨,尾痣透着陌生的距离感。校门口停下一辆黑车,司机撑着伞小跑过来,停在顾知宜和顾岑优面前。几乎同时,白车也紧随而至,司机下车隔着雨幕喊她名字。贝言回身和同学说拜拜,另一侧,顾知宜低头入伞下,上车,关车门。两扇车门几乎同时关上,一前一后,悄无声息地驶入雨幕,在红绿灯处,朝着不同的方向驶离。

车内的暖气驱散了手臂上的凉意,哥哥贝序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语气温和随意:“刚刚那是知宜?听说他转学回来,你们关系怎么样?”“就那样。"贝言低头拆着座位上放着的一个系着丝带的精致礼盒,头也没抬。

手指扯开缎带,里面是几个饱满青翠的苹果,散发着清冽微酸的香气。她咬了一口,清爽汁液瞬间在口腔里弥漫开,后味泛酸。细微的推送提示音传来,贝言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微博。@白沙天文台

朝港市今日持续降雨,气温偏低,记得添衣带伞。如若淋湿,请务必喝杯姜茶驱寒。

贝言看着那账号,睫毛动了一下。

事情源于去年,她机缘巧合受邀参演了小众乐队MV里的一个角色。没想到意外小范围走红,收获了一些注意。

大部分热度很快过去,最终留下了这么一个更新不算频繁但总是很及时、也很奇异地总能说到她心坎里的小小粉丝会。@白沙天文台这个账号粉丝数不多,堪堪过2000,但她偶尔会看一看,像路过一个无人值守却总是亮着一盏暖灯的小站。贝言按熄了手机屏幕,拿起那盒精美的青苹果礼盒,又端详一下,“这苹果谁送的?”

贝序闻言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苹果上,反问道:“怎么了?味道不好吗?'贝言摇摇头,放到礼盒上坠着的卡片,字迹眼熟。那之后依旧没什么大交集,偶尔在走廊、操场碰见过顾知宜,彼此视线短暂交汇,只有点头。

直到周五的图书馆。

贝言在书架间走走停停,仰头找一本书。书放得很高,她伸长手臂,指尖碰到书脊一一

几乎在同一时刻,另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也从上方伸来。极轻的呼吸声落下来,贝言警觉回头,对上一双近在咫尺的眼睛。是顾知宜。

这陌生的、充满凉意的气味漂浮着,她脸上的警觉被某种淡然取代,收手盯着对方什么也没说。

气味有时会成为一道清晰的界线。

初中三年,顾知宜住在她家,因此他们的校服上拥有相同的洗衣凝珠香气。在拥挤的学校礼堂、放学后寂静的车内、家里的餐桌,贝言无需抬头就能通过这气味明了顾知宜在她附近多远。

现在,仅存崭新的陌生感。

对方目光从她脸上掠向那本书,没有抽出书,而是向里一推,将书更稳妥地送回了书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