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年十月,因为皇帝以金兵南逼,情况危急为由,直接从南京跑到扬州了,这也导致大批将士紧跟着从黄河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也就是说当时的河南是完全真空的状态,大片土地,数万百姓暴露在金军的铁骑下。也就是因为这样,金朝于当年十二月遣军分东、中、西三路,向山东、河南、陕西地区发起进攻,目的就是以中路军为主,东、西两路军形成持角之势,从而彻底攻破东京,占据宋朝的首都。
宋地的百姓因为皇帝南逃,本就人心惶惶,不知所措,所以当时的东路军一路南下,最后直接从沧州渡河,一路南下,直逼滑州,谁知道在滑州受挫。宗泽把人拦在滑州,他们只能在转兵东向,沿河袭掠。至于中路军原本打算自河阳渡河后引兵东进,一面攻取东京,另外分兵南下攻取洛阳,谁知道在河阳的第一步就被公主挡下了。两拨人打了三个月,来来回回投入无数兵力,死伤过半士兵,上演多重计策,最后硬生生被公主拖到黄河开冰,后方无粮,金军主帅黏没喝不得不后退。最成功的其实是金军的西路军,娄室带着三万兵马迅速攻破京兆府、凤翔府等地,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攻占西自秦州的全部地界,如今金军的兵马还驻扎在被他们占据的这里,宋军也不是没有反击,只是在金军强力碾压下微不足道。
之前和韩世忠等人打了一架的金军,就是西路军的一次试探,显而易见,这是一支强兵。
“怎么又来了?"赵端喃喃问道。
距离他们三月退兵,现在也不过两个多月。宋朝的士兵都还未恢复,百姓的土地还未开始收割,一切都好似在大梦中一般,结果就要再一次被人打破美梦了。
“难道他们这么快商量好了?“赵端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走动着,神色急躁不安,“还是黏没喝再一次擅自行动?”
金军从辽天庆四年开始反辽,到金国的金天会三年灭辽成功,这里打了十二年时间,紧接着就是灭宋,也就是从宋朝的宣和七年开始到现在,也从未停下进攻的脚步,到现在也有三年的时间了。
这是一条极为漫长的战争时间线,女真的土地在逐渐扩大,但人数却是与日俱减,可他们的斗志却从未消退,他们是真的是从白山黑水中成长起来的巨人,所以,战无不胜。
綦神秀担忧问道:“这次又有多少人?”
宗泽摇头:“具体情况还不清楚,等斥候明日回来才知。”“也是黏没喝他们吗?"吕恒真追问道。
宗泽神色凝重:“西路为娄室,中路为黏没喝,东路则是讹里朵。”烛芯发出一声爆花声,黑夜中远远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唤,听的人心中一个激灵,烛火在风中飘摇欲灭,映照得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阴晴不定。“战争是缓慢的过程,不过是再打一次罢了。“宗泽安慰道。王大女也跟着大声说道:“到时候我们主动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是担心粮食,武器会不会供应不上。“杨雯华忧心忡忡,“五月底才开始征粮,七八月才能完成呢。”
“衙门都有备份,不必着急。“宗泽安抚着。“这是一场持久战。"赵端突然回过神来,盯着挑动的烛火,浅色的瞳仁微微紧缩,好似老虎被骤然的光照刺伤,“我把战争想得太简单了。”宗泽温和地看了过来。
赵端索性坐在他边上,冷静说道:“欲速则不达,是我想岔了,他们要灭宋,一定是一个持久的战略目标,所以就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南下推进,可我一直以为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我以为上次打输了,他们就会回去,我低估了敌人,也轻视了敌人,这个想法是致命的。”宗泽安静听着,注视着公主脚下的阴影。
谁能想到现在在他身边侃侃而谈的公主,一年前还是一个闷声不吭,谨慎多疑的人。
一一汴京的风到底到底是催人长大了。
烛影摇映,更深月色,虫声此起彼伏,初夏的暑气已经投过纱窗笼罩着所有人的面容,连带着心脏也开始躁动不安。“可金国一定是想要速战的,他们拖不起。“赵端捏着手指,慎重说道。宗泽笑,柔声安抚道:“恭喜公主,已经学会如何面对战争了。”赵端不好意思笑了笑,偏脸上还带着一丝得意:“名师出高徒,宗爷爷手下肯定不出笨将军。”
“我们的目标只能是'′积小胜为大胜。“宗泽详细解释着,“宁可备而不战,决不能无备而战;宁可大备小战,决不能小备大战。”赵端认真点头:“那现在怎么办?”
“金军应该是听说陛下准备回京。“宗泽平静说道,“若是皇帝真的回到汴京,北地义军情况必然会群情激奋,他们原先占据的城池会占据他们一半的兵力,所以金国不得不防。”
赵端点头:“也就是说,未必会打起来?”“但不打无准备的战。“宗泽笑说着,“只是公主这几月可不能随意出城了,乡军的训练既然交给了折将军父子,就该信任他们才是。”赵端叹气:“我知道了。”
宗泽看着公主的面容出神片刻,随后站起来说道:“天色已晚,就不耽误公主休息了。”
赵端也跟着站了起来,像只小蚂蚁一样跟在他身后:“这么点事情怎么也大老远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