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弟弟很好,经常来的弟弟就有些烦。而只顾着自己玩,基本不提供建议,且总是把长子逗哭的弟弟,嬴政则十分地想把人丢出去。但丢弟弟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别说丢了,只要嬴政露出一副无法忍耐的模样,他的好弟弟就能立刻演起来。“弟久不在国,十分思念兄长。如今归国想与兄长亲近亲近,重温少时情谊,兄长难道就厌烦了吗?既如此,弟归府等待兄长传召便是。”这年月还没有茶里茶气这个形容词,秦国民风又是出了名的刚健质朴,嬴政根本受不了弟弟此种作态,只得用手指捏着鼻梁消化烦躁情绪,把人给赶到后殿去陪儿子玩。
然后继续低下头与如小山一般高,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尽头的的公文作斗争。如今有弟弟帮他,嬴政相信自己与亲政的距离已经不远,提前适应节奏是有必要的。
但当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情绪渐趋平稳后,嬴政的嘴角缓慢但坚定地上扬了些许。
弟弟咋咋呼呼地赖在章台宫不走,是担心他啊。他结束质子生涯刚刚归国时弟弟也是这般横冲直撞地闯进了他的生活,帮助他迅速地蜕变为大秦的长公子虽然如今的他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这种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的陪伴,但弟弟有这个心还是很好的。
果然,弟弟还是能要的。
只是扶苏怎么又哭了!而且还哭得那么大声,他在前殿都听得到!他的长子并不是个爱大声哭的性子啊。
赢政瞥了眼桌案上竹简的数量,略叹了口气后愤然起身朝后殿走去。他倒要看看,弟弟又整出了什么花样。倘或仗着年纪与身份欺负儿子,他这个当父亲的就要重拳出击了。
但步入后殿见到的场景该怎么说呢,符合想象,但也有些超出想象。弟弟面前放着的东西他很轻易地认了出来,那是儿子最爱的鸟车。鸟车(注①)是以飞鸟为参照物制成的车形玩具,为木或铜制成。鸟胸前一般系有铃铛,两爪下各安一个木轮,强力拽曳时尾部翘起,放缓力道则尾端摩地,以此来模仿鸟飞行与行走时的不同姿态,算是时下儿童最喜爱的玩具之一。汉谚云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便是此类。
扶苏作为大秦的长公子,玩耍使用的鸟车自然是非同一般,乃是由少府大匠精心制造。
为了兼顾轻便性与坚固性,整个鸟车采用了木胎包铜工艺,在车角、鸟首、翅膀等关键部位上都用金饰包裹。
车首被雕刻成凤凰状,车后系有彩色丝绸飘带,拖动起来就像凤凰飞舞,十分好看。
而且凤凰背部还特意被掏空,能够将特制的各色泥俑插入。这鸟车刚被制成送来时,嬴政自己都没忍住玩了一阵。甚至于内心有些嫉妒儿子,他小时候的条件可比儿子差太多了。尤其是把做成兵卒模样的泥俑,他是真喜欢啊。
弟弟性子比他更活泛,喜欢也是理所应当。但弟弟的表现却并非是与儿子争抢这具精美异常的鸟车使用权。嬴成蟜用手指拨了一下凤凰胸前挂着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又用眼神逼退了急得不行的众多乳母及寺人,这才看向正在不远处哇哇大哭的扶苏,声音平静:“这是你的鸟车,想要就自己来拿。”他最近几乎住在了章台宫,又不愿意掺和政事,便被派了个照顾扶苏的活,终于窥见了一点扶苏性格拧巴割裂的原因。其中固然有天生的温和,但生长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相较于大秦最近这百年的君王,扶苏过得太顺了。一应所需在他表明需求前就会成群结队地送到面前供他挑选,面临的只有好与更好,而非有与没有。
即便遇上必须传递需求信号的时刻,小手一指,小嘴一瘪便能瞬间解决问题,“哭闹”这个大杀器极少被使用。
因而别看扶苏此时还不满周岁,却已经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偏偏扶苏的出身决定他将来会处在天下最难的位置。不能不争,也不能太争。
从原历史线上扶苏的经历与下场来看,他一辈子都没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因此嬴成蟜特意放着扶苏的面拿走了他最喜爱的玩具,并对小家伙的哭闹置若罔闻,就是想让好大侄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顺着你的。平常等靠要无伤大雅,但在关键时刻必须得支棱起来去争。因为坚信弟弟不会对儿子怀有恶意,所以怀揣着看戏心态的赢政见到了他难以想象的一幕。
他的儿子居然主动停止了哭泣,扭着小屁股快速朝着鸟车爬去。小心翼翼拽着绳子将鸟车拖到身边后犹不解气,又爬了几步用头顶着弟弟的大腿,浑身上下都在使劲,仿佛是想把弟弟顶一个跟头。所以说他的儿子并非是不满足要求就会一直哭,而是在此之前没有遇到由着他哭的。
获得全新认知,将来能够更好地教育儿子固然是好,但嬴政又不免有些心疼儿子。
他记得自己幼时为了一块饴糖大哭,可直到他哭累了,哭不出声了,阿母还是没有答应给他买饴糖。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两三次后,他就不会哭了,而代价是放弃渴望。自己吃过的苦,嬴政本能地不愿意让儿子再吃一次。可他又看到了弟弟在儿子努力的推操下“轰然躺倒”,报了仇的儿子兴奋地拍掌直乐。
弟弟想要再去拿鸟车也被儿子两巴掌毫不留情地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