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雪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第九十八章

一辆插着谢氏旌旗的宝马雕车静驻于王园门前。朱漆大门豁然开启,王兰之疾步而出,利落地踏上车辕,猛地拉开车门,正与车内饮茶的谢廷玉目光相撞。

“我还以为会是天子派人来接。”

王兰之长腿一迈踏入车厢,车门应声阖闭,霎时将窗外凛冽寒意尽数隔绝。“我来的话,正好与你讲清楚如今的情况。”谢廷玉将王兰之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一番。只见她难得穿了一身赪霞色裤褶,外罩一件黛色袍裳,更难得的是青丝尽数挽起,梳了个端庄的云髻,与往日诉爽利落的马尾武袍装扮大相径庭。

她略一思索,当即问道:“可是王将军如今在府中?”王兰之颔首,“祖母方才云游归来,加之今夜又是除夕,自当郑重些。“面含凝重地看向谢廷玉,“方才听闻桓将军、袁望舒等人已快马赶赴皇庄,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委实是一桩大事。”

谢廷玉将茶盏往案几上一搁,清脆一声响,震得王兰之心头一跳,“有人聚众起义,已将彭城太守王凝斩杀,据说首级至今还悬在城门示众。”“这位王凝,可是你们琅琊王氏的人?”

“是,她几年前曾来拜会祖母,我亦与她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只是旁支远亲,并非我琅琊嫡系。”

王兰之蹙起眉心,“那此人可曾做过什么激起民愤之事?”“那可多了去。”

王凝此人,虽出身琅琊王氏,却只是旁系庶女,在族中素不受重视。是经年节礼不断,多方打点,才勉强谋得北方彭城太守之位。彭城乃大周北方边防重镇,更是流民、军户与士族庄园交织之地,干系重大。

但是,当王凝到任后,非但不思安民戍边,反与地方豪强士族勾结,操纵税款折价,从中牟取暴利,致使百姓赋税日重。更甚者,近年流民纷涌,户籍散逸,朝廷为安顿民生,特设侨置郡县,以白籍安置流民,并允其初期免除赋役。本为抚恤黎庶的良政,到了王凝手中,竞成了敛财之具。她勾结士族,将无籍流民伪造成册,暗中送入与之有利的庄园之中,使其沦为士族私奴佃客,永失自由。

这样一来,民不聊生,民怨堆积的情况之下,这条暗自行驶在暗河里的小船终究是翻了。

如此盘剥之下,民怨如沸,终至无可收拾。一朝义旗初举,万人景从,竟如野火燎原般势不可挡。就在王凝醉饮酣眠之夜,一名女奴手持利器潜入内室,手起刀落。自此,彭城天翻地覆,民变已成。随着车轮辘辘作响,马车驶入皇庄。谢廷玉与王兰之先后下车,在宫侍引导下快步走向一处仍亮着灯火的议事堂。

堂内早已聚集众多高官。昏黄烛光下,众人面色凝重,簇拥的身影交错投在壁上,压得满室气氛滞重。

但期间唯独不见姬昭的身影。自那士兵闯入、姬昭当众摔盏而起,掷下一句"凤阁今夜必议出个结果",便愤然离去。谢清宴闻得脚步声,转头见是谢廷玉,一指身旁空位,“坐。”桓斩月鬓发散乱,面颊绯红,靠近时还能闻到一股浓重的酒气。她醉意正酣时忽闻圣上急诏,猛灌下两大碗醒酒汤便策马奔来皇庄。虽酒意未消,面对危急军情却毫不含糊,率先扬声道:“太守既死,情势紧迫,断不能待节后再出征。须即刻议定出师之策!”袁照蕴指尖掠过舆图,沉声道,“彭城乃北防重镇之地,若是此事被鲜卑那边得知,说不定亦会趁乱出兵,我附议桓将军看法,需速战速决。”袁望舒应声而起,“母亲说得在理,此次出征,我亦不会推辞。“说话间,眼风几度扫向谢廷玉。

谢清宴颔首,亦表示赞同,余下的人也纷纷出言赞同。谢清宴微微颔首,余众亦纷纷附议。正当众人议定出征人选之际,谢廷玉忽出声请缨,却遭谢清宴罕见当众反对。

“你如今尚在修养之中,此次出征路途遥远艰辛,不若你就……“母亲。”

谢廷玉不容说完便断然打断,“既居上骑都尉之位,自当建功立业。我岂告能因微末小伤便推诿重任?”

她讲此话时,语气淡然,但眉宇间凝着不容转圜的决绝。桓斩月适时起身,向谢清宴拱手一礼:“廷玉虽在休养,然其磨下统领北府军。若得助阵,必如虎添翼。不若令其担任护军使,而不是前锋一职。”护军使,专职监察和护卫,既有指挥中枢之权,又有负责斩杀逃兵退兵之责,且专门是在军队身后处理,具有统筹之责,不论是责任,亦或是权力相当大。桓斩月能当面给谢廷玉此职位,看来是极度看重她非常。护军使之职,非寻常将领可当。其人须居军阵之后,既能调度全局,又能执军法如雷霆,斩杀退缩之兵,肃清动摇之心。权责并重,堪称军中利刃与中枢。桓斩月当着诸将的面,将这样的位置交到谢廷玉手中,此举看看出对于谢玉不仅是信任,更是厚望。

此言既出,满座神色顿显微妙。

谢清宴罕见地仰首朗笑,连击三掌,“善!善!善!”众人又针对出征部署及粮草器械调度详加商议。正畅论间,姬昭负手步入室内,众人即刻起身,齐声肃立。

“陛下。”

谢清宴将方才所议诸事一一禀报。姬昭面色稍缓,然思及彭城太守竟敢借山高皇帝远恣意妄为,怒从中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