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98章
腊月二十八,蒋红梅匆匆忙忙从广市赶回南城。这几年厂子效益每况愈下,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蒋红梅总觉得家属院也呈现出一副衰败的样子。
筒子楼旧了不少,楼梯底下不知道被谁家塞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楼道的墙面上有几处乌漆嘛黑的陈年污渍,有些地方墙皮掉落没有补回去,裸露出里面的砖头。
蒋红梅走到楼梯口,邻居赵大妈看见她,惊讶一瞬后热情地打招呼:“哎哟,红梅回来啦!你妈今天一大早就去买菜了,吃了午饭就在厨房忙活了,瞧瞧,这满楼道的香味都是你家跑出来的。”蒋红梅笑着说:“过年嘛,谁家不是天天折腾吃的。赵大妈,我从广市带了点特产回来,一会儿拿给你哈。”
赵大妈喜笑颜开:“哎哟,你可真客气,每回回来都给我们这些老邻居带东西。那大妈就不跟你客气了,先谢谢你了啊!”蒋红梅:“瞎,小东西,应该的。”
说着,蒋红梅就推着旅行箱进了自家。
赵大妈看着那个稀奇的自己能滚着走的箱子,啧啧两声,进了自家屋里,跟正做饭的儿媳絮叨:“红梅可真是发达了,一年比一年瞧着阔气,这可真是,原来谁能想到哟。”
李副科长这两年升职了,已经是保卫科的科长了。不过虽然升职了,但是厂子效益差,福利待遇其实还没前两年好。他爱人邹华原先是纺织厂的,这两年纺织厂效益比军工厂更差。
邹华叹了口气:“听说红梅做生意还是柳家那闺女带起来的呢,您看看柳家现在的日子,鸡飞狗跳的,也不知道丁明霞后不后悔。”“嘴巴上当然是不后悔的,还骂柳绵绵不孝顺呢,也不想想自己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那柳锦诗差点把柳绵绵卖给人贩子,丁明霞还跑去西北给人伺候月子呢。”
赵大妈撇撇嘴,“早年还觉得他们家个个精明能干,现在看,一家子都是没脑子的。”
邹华边干活边回头看了眼赵大妈,表情有些犹豫,赵大妈跟儿媳一起生活多年,哪能看不出来她是有话要说,干脆问:“你干嘛呢,有什么话就直说,咱们娘儿俩还能有什么不好说的?”
邹华笑了起来:“我这不是怕妈你骂我吗?”赵大妈:“哎哟,这过年过节的,我就算是想骂你,也会先忍着的。”邹华笑得更厉害了,其实她知道婆婆不是个不讲理的人,只是她自己心里有些犹豫不决,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她一咬牙,还是开了口:“妈,你说我把纺织厂的工作辞了,卖红梅他们的服装怎么样?”厂子效益不好,但是国营的厂子,可没有随随便便把工人辞了的事情,所以厂子里为了减轻负担,倒是出了个政策,主动辞职的,按照工龄能补偿一大笔钱。
原先大家都觉得,国营工厂那是铁饭碗,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少他们一口饭吃,可这几年不一样了,有些效益特别差的厂子已经倒闭了,工人只能拿着微薄的补偿自寻出路。
邹华娘家一个邻居姐妹就是这样,现在一大家子靠着她丈夫一份工作过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最近已经在琢磨着去学校门口卖茶叶蛋了。与其等厂子支撑不下去,再被逼着找出路,还不如趁着厂子还没倒,多拿点补贴出去做生意。
这就是邹华的想法。
不过她也知道,很多思想是一下子扭转不过来的。别说老一辈人看重国营工厂的工作,就是她自己,也是看重的。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份工作,她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出嫁后到了婆家,不用别人撑腰,腰杆子也照样硬。
谁又能想到,如今会这样呢?
邹华担心赵大妈不理解,谁知赵大妈一拍大腿,说:“我正发愁呢,你们厂子效益都不好,这以后万一有个什么,一家子日子怎么过。瞧瞧,还是你脑子活络,你说的没错,这摆在眼前的路子呢,红梅这孩子是个大方敞亮的,咱们问问她。”
赵大妈高兴地嘀咕:“咱们也不求挣大钱,能把日子好好过下去就成。别看外头都说做个体户丢脸,我瞧着挺好的,凭劳动挣钱,不丢人。就是没人带着容易亏钱,你瞧瞧柳家,那就是反面例子了。咱们问问红梅,哪怕她不愿意帮忙,总归也比咱们经验丰富……
这边婆媳俩商量着,那边蒋红梅进屋才发现家里来了客人。严格来说也不是客人,是她亲爷爷亲奶奶亲叔叔亲婶婶亲堂哥……嚅,人可真够多的。
蒋二婶看见她,就跟猫见了老鼠似的,眼睛欻欻发光,满脸笑容地就迎了上来:“哎哟,红梅你总算回来了,我还说让你二叔去火车站接你呢,你爸非说不用,说现在南城有那什么租车,说你喜欢租车回来。”蒋红梅躲开她伸向行李箱的手:“我一个丫头片子哪能劳动二叔。”这是她奶以前常说的话。
二叔蒋大海马上接茬:“瞎,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劳动不劳动的。”蒋红梅懒得跟他们周旋,推着行李箱就进了自己房间:“你们坐,我坐车累了,歇会儿。”
不等其他人反应,嘭地就关上了门。
老爷子不满地哼了一声,老太太扭头就冲着蒋大山:“你瞧瞧,一屋子长辈呢,她这什么态度?挣了几个臭钱就了不起了,在我们面前摆谱了?”没等蒋大山开口,蒋红梅的弟弟蒋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