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if小谢发现了元宝的花  盛晚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浔正在看书,头也不抬道:“不要。”

房里飘荡面香味,元衾水低头闻了闻,跟哥哥做得味道完全不一样。她捧着碗去谢浔看书的桌上,谢浔掠去一眼,道:“不要弄到我的书上。元衾水道:“好大一碗,我吃不完。”

“是娘娘亲手做的,倒掉好浪费。”

谢浔道:“有什么好浪费的。”

元衾水道:“殿下,你帮我吃一点吧。”

谢浔视线掠过那碗面。

面条很细,小葱点缀。

他挪开目光:“我早就吃腻了。”

元衾水眼巴巴地看着他,“可是从前我哥哥都会煮一大碗,然后跟我一起吃,我喜欢那样。”

谢浔道:“我又不是你哥哥。”

元衾水不吭声了,只哼了一声。

外面天色暗淡雨势加大。

噼里啪啦撞击青瓦。

谢浔望着她毛茸茸的发顶,最后还是回头吩咐侍从,去取一双筷子来。面香浓郁,瓷碗放在两人中间。

丫鬟点燃了烛火,昏黄的幽幽火光照亮两人的面庞。元衾水给谢浔心想分了一大半。

她人小,所以胃口也很小。

咬下第一口,元衾水倏然亮起眼睛。

兄长的阳春面只有咸味,姜芙的味道丰富鲜美的多,干虾米,明脯丝,薄薄一层猪油花,可能是考虑到她是小孩,还给她打了一颗鸡蛋。元衾水紧贴谢浔坐着,跟他夸奖他母亲手艺有多好,然后跟他说这是兄长走后,第一次有人陪她过生辰。

谢浔则心想,他也是第一次吃到母亲的阳春面。不过这些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不管是对无亲无故,被人遗忘的元衾水,还是对一而再被拒之门外的谢浔来说。

雨势如幕。

总之在这个寂静的傍晚,落单的他们凑在一起,分食了一碗面。大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年底。

新年是团圆之日,游子归乡之时,但是元衾水依然没有等回元青聿。不过她收到了元青聿的来信。

是谢浔亲自交给她的。

除夕那晚,王府晚宴后,站在角落里的元衾水被谢浔叫住。她穿着崭新的红棉衣,发髻精致,颈前带着串色彩丰富的璎珞,华贵明丽,漂亮地叫人移不开眼睛。

原本是要叫下人送去的,但谢浔今早专门把信从父亲那里要了过来。少女一接过信,眼睛就粘在了上面,她双手捧着,想揣回心口回家看。谢浔制止她:“在这看。”

元衾水哦了一声,坐到圈椅上小心翼翼拆开了信,她目光明亮,定定盯住。是信诶,她第一次收到信。

薄薄的一张小纸。

元衾水尚未开始入王府族塾,但会有夫子每隔三天过来一趟教她习字,只是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不认真。

她起初想,怎么这么短。

哥哥只有这些话想跟她说吗?

他有没有后悔不带元衾水呢,好吧,如果他后悔了,元衾水也会大度地原谅他,只要他把她也接去自己身边。

想着想着她又忐忑起来。

兄长博学多闻,定有她不识得的字。

那多丢人呀,殿下会笑她。

虽然现在的殿下不会那样哈哈大笑,但跟谢浔相处久了,聪明的元衾水完全能从世子微小的表情判断出他的情绪。

不过好在,全篇共两三百字。

元衾水全部都认识。

可元青聿根本没说什么。

无外乎让她照顾好自己,不要被人欺负,有事就找王爷。元衾水有点失望,重读好几遍。

“哪个字不认识?”

头顶忽然传来一道慢悠悠的嗓音。

元衾水扬起脑袋,道:“全部认识!”

谢浔显然不大相信。

他让下人拿来纸笔,坐在了元衾水对面,将纸张递给她。“那回信就在这写。”

元衾水有心证明自己,接过了笔。

距离元青聿离开已两年左右,时间总会淡化一切,她如今已不会再为此难过。

她依然很想他,但是这半年跟谢浔认识后,她的生活有了很微妙的变化。希望和世子永远做朋友。

每次她这样说,世子都说她幼稚,只有小孩子会把这种话挂在嘴边。她流水账一般把自己这两年发生的趣事都写了下来,最后着重写了谢浔。【哥哥,谢寻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句话才写完,手腕被摁住了。

“谢寻?”

元衾水点点头,“我会写殿下的名字。”

会写个屁。

大半年了,她竞然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谢浔道:“你把水部首忘了。”

眼看少女目露疑惑,“什么水?”

谢浔心里大为失语,他握住元衾水的握笔的手,将信纸背过来,带着她的手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手指完全包裹住元衾水的手,他在她耳边道:“是元衾水的水,记住了吗。”

元衾水点了点头。

谢浔像个严厉的夫子:“回去写十遍。”

元衾水觉得他略凶,有点不高兴了。

她偷瞄他一眼,脸颊轻轻鼓起来,轻轻道:“我已经会了,你又不是夫子,也不是我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