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铭慎太监三十出头,算是几人中年龄最小的。
同为戴权的干儿子,这位铭慎也是年龄最小的干儿子,民间爱幺儿,戴权也极爱护这干儿子,因此此人的影响力不小。
“那他要投靠我们的意思也是假的咯?”
铭慎摇了摇头。
“此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要说过投靠太监,何来说假话。”
“岂有此理。”
“这不是耍我们吗。”
铭慎没有理会,看向铭礼问道,“咱们里头只有你见过他,你觉得此人如何?”
铭礼愣住了。
见众人都在等自己的话,幸亏前日自己想过此人,也派人了解过,连忙说道:“年龄不大,本事很大,别看此人年轻,却能镇得住人。”
铭慎越发肯定,忍不住感慨起来。
“难怪圣人和张阁老都愿意留着此人。”
见众人不解,铭慎也没隐瞒,耐心解释道:“就像曾经的林如海一样,圣人愿意留下林如海,虽然林如海是皇帝那边的人,但是当时此人的存在利大于弊,如今也是这个道理,比起曾经的林如海,咱们大周更需要这样一个人了。”
经过此人的解释,大多恍然大悟。
“一则是此人的态度,二则是此人的能力。有此人的态度,没有此人的能力;有此人的能力,则没有此人的态度。”
铭慎笑道:“那冯胖子年轻的时候也有本事,可惜他这些年养寇自重,还有那罗明倒是忠义,可惜他能力不足,不光耽误了跟随他的将士,还差点毁了圣人的大计。”
铭礼有了主意,不再犹豫。
“那就借给他一段时间吧。”
“真借?”有人不放心,迟疑道:“还是问问干爹吧。”
铭礼一口拒绝。
脸色坚定。
“不能什么事都问干爹,干爹给我们背的锅够多了,让他老人家轻松些吧。”
与军器局的工匠不同,兵仗局里头的工匠可以说是天下间,军器方面最厉害的一批了。
因为兵仗局的工匠专门负责研发,而军器局的工匠主要负责生产。
每名工匠都是在内廷入了册的。
这些年里,兵仗局没有一个工匠落入到外界,更不提藩国和边疆势力了,所以把工匠调给王信,不出事还好,出了事就是大事。
铭慎下意识看了铭礼一眼。
为了才见过一次面的王信,担了如此大的干系,就为了让对方领个人情?
看来铭礼是知道些他们都不知道的什么事。
那个叫做王信的,应该还有些说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