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辱骂
三年平胡是去年和张吉甫敲定的事情,大方向没有变化,只是具体的过程,很容易发生变数,所以王信不得不多推动,以免迟则生变。
鬼知道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争斗,会不会突然打破当下的稳定。
目前而言,自己周旋于各方,付出了很多精力和代价,效果还不错,总体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
离开了京城。
王信骑着马赶回大同。
身下的马是草原马,并不算宝马。
在汉唐时期,因为先进的马政,如汉朝时期,从中西亚引入大量的优良种马改进东亚马匹,唐朝继承发展汉制,马政达到巅峰。
设立庞大的国家牧场,如陇右牧监,拥有数十万匹官马。
同样重视引入外血,尤其青睐突厥、波斯等地的优良马种,如突厥马、波斯马,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著名的“唐马”。
体型、力量、速度都极为出色错,属于六边形战士。
但是到了元朝,蒙古人养马粗犷,不善精细养马,无序混养之下,中国的马匹反而开始倒退。
体型、力量都逐渐失去。
至于耐力超强、耐粗饲、适应力极佳、不易生病,在长途奔袭、恶劣环境下表现卓越等等,本是“唐马”也具备的。
只能说相比较内地而言,仍然是不错的马匹。
一行九人。
王信打算先回雁门关,从南至北巡视大同西部,做好大战的准备,所以要先到紫荆关,通过紫荆关离开京畿,进入山西大同境内。
紫荆关位于保定府境内。
大周许多地方承袭明制,卫所虽然取消,但是民兵主要来源大多还在当地,包括驻军所在地。
指挥使千户等是世袭。
为了补偿军官,所以给军官升职,才有了大周许多节度使的原因。
九边重镇的军镇是最精锐的,内地也有一些重要地区设立军镇,京畿北边有宣大,南边保定和镇定也有真保镇,前明设立总兵,总兵府设在保定。
真保镇总兵,大周升格为平安州节度使。
建国之初原在安平县,为了区分叫做平安州节度使和平安军,后来大宁失陷,为了保护京城,节度府又改回原来的保定府。
王信出了涿州,到了易州不久,在驿站的时候,竟有几人早就等着。
两名读书人打扮的文人,极为客气的行礼,恭敬道:“贸然打扰将军,还请将军恕罪。”
“你们是?”
“在下顾应时,这位是谢友成。”说话那人笑容谦恭。
顾应时?谢友成?
王信没听过,客气的拱了拱手,“顾先生,谢先生。”
“不敢当,不敢当。”
顾应时忙道,“我二人效力于平安州节度使丁源丁节帅门下。恩主与将军颇有渊源,特命我等于此恭候,恳请将军拨冗前往一叙。”
王信明白了,原来是平安州的丁源。
丁源最后的结局怎么样,王信不清楚,但是贾赦和贾珍被流放的罪名里就有结交外官,结党私营。
文官可没有结交外官的说法,相反文官主要就是结交外官。
只有文官结交地方军将才容易犯忌讳。
特别是京城勋贵。
而且平安州与贾府的确关系非同寻常,主要是贾赦,这两人应该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至少是盟友关系。
“我有要务在身,下次专去请罪。”
王信拒绝。
两人没有意外,并没有放弃,诚恳道:“将军虽是参将,但独领一路,除了兵马人数少些,与节度使职位相差不大,而丁节帅与将军渊源颇深,何必拒之门外呢?”
王信是真不想去见。
年轻的时候,总会盼着意外,认为会有好事发生,后来才晓得,意外大多只会是坏事。
丁源无缘无故要见自己,必然对自己有所求。
不见面还好,见了面后,自己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自己已经得罪了王子腾、冯庸,再得罪丁源,彻底恶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大房,自己倒不是怕他们,主要担心他们恼怒之下坏了自己的事。
这些人可能成不了事,但绝对能坏事。
“丁节帅见我要做什么?”
王信皱眉问道。
顾应时连忙笑道:“听说将军提出三年平胡,本与我们平安镇不相关,不过将军与平安镇之间有渊源,互相支持帮助才是应该的,袖手旁观颇为不可取。”
谢友成不怎么说话,说话的都是顾应时。
王信打量了谢友成一眼。
事已至此,推诿不掉,只能见招拆招,看看丁源想要做什么。
两人松了口气。
第二日一早,几人离开驿站前往保定府。
中午时分过了易水,刚刚下了渡口,渡口一行军士早已等待,确认了身份后,三十几名军士不顾周围百姓的惊愕,纷纷单膝下跪。
“见过王将军!”
“起来吧。”
“喏。”
王信挥了挥手,“走吧。”
赶紧带着众人离开。
书中贾琏到平安州往返需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