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那边安顿费用需要多少。
以及具体如何善后。
王信和张吉甫谈妥了方向,但是具体的细节,下面人需要第一时间做出一个章程来,相信内阁下面的人,还有兵部都会很忙。
王信将要返回大同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京城里瞒不住秘密。
盯着大同位置的人不少。
虽然知道大同兵变凶险,可也是机会。
除了朱伟之外。
“又是王信。”
冯庸恨得咬牙切齿。
“张阁老不信冯督帅,这才是关键。”
几位幕僚出谋划策了几日,没想到输的彻底,纷纷开始甩锅。
“朝廷不也是不信王信?也不见王信在京城有什么动作,怎么张阁老就选中了王信呢。”有人反驳。
“不是这个不信。”
那幕僚摇了摇头,耐心解释,“张阁老现在必须要压下大同的兵变,否则处境会很艰难,所以这回对大同的安排,只能赢不能败。”
冯庸冷静下来,已经明白了这位幕僚的意思。
可这位幕僚的意思,自己竟不出王信,一时间心里讨厌,冷着脸没有说话。
那幕僚没有察觉,我行我素道:“大同西军虽闹,但是火候控制的好,反而张阁老深信,王信回去后能控制住大同西军,加上群龙无首的天成军,就算王信只有五百人,以他的能力,还有大同西军的支持,很容易收复天成军,以此平息兵变,王信的选择有很多。”
“我们的督帅可以直接压住永兴军,张阁老为何不这么想。”
有人不服气。
那幕僚笑了笑,“张文锦如果没有收服永兴军,张阁老才会相信督帅还能压住永兴军,我听人说过,张文锦一直都没有收服大同西军。”
“够了。”
冯庸听不下去,这人聪明归聪明,可太没有眼里,当不得大用。
“派人联络李齐,让他见机行事,还有找到杨荣,看他这一部怎么样了。”冯庸不觉得李齐会不听自己的话。
李齐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
包括他说扛不住张文锦的压力,自己也指示过,让他明面上听从,先保存实力。
还有杨荣。
他的大哥杨玉死在王信手里,不信他能甘愿接受王信掌控大同。
自己回不去大同,也绝不会让王信顺利搞定大同。
宁愿让大同烂掉,也不能便宜了外人。
“杨荣要是乱来怎么办?”
那幕僚忧虑道:“王信不是省油的灯,万一让他抓住把柄,只怕偷鸡不成蚀一把米,而且督帅这么做,恐怕下面很多人会寒心。”
“做大事不拘小节,你书生意气懂什么。”
冯庸鄙视了一眼。
自己坐镇大同的时候,反对的人多了去,自己一个个处理掉,最后还不是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王信那种做法才迂腐。
朝廷的意思里,可没有解除王信右路总兵的身份。
说明朝廷留了个心眼。
王信这种人,只能给别人做嫁衣,成不了气候,不值一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