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筹谋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是品出一点味儿来:

明月非寻常闺阁女子,这些年形形色色的人见过不少,那两个混账一看就是四处混迹的地痞无赖。而李记也好,胡记也罢,都是本地老买卖了,虽比不过马王二家,小厮是不缺的,可对方却没用自己的人,就显得不那么大方,像是…怕被人发现。

怕被谁发现?

明月?衙门的人?

具体是谁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目前为止,他还不算肆无忌惮。

“若要长久在这里营生,衙门里没有自己人是不成的,"明月说,“便如这回,咱们撬不开两个泼皮的嘴,三班衙役还撬不开么?”春枝深以为然,“是啊,与公门中人交好,外人也有些忌惮。”便如马家,世代经营药材,人命关天,以前常有无赖讹诈,或是药贩子以次充好,后来马大官人想法子“交好”了衙门里的几位官老爷,自此天下太平。“就是这个理儿!“明月摸摸下巴,“卖布嘛,左不过是客人喜不喜欢,日常牵扯的官司不会太多,那两家绝不可能如马家那般殷勤打点,最多偶尔孝敬,混个脸熟、面子情罢了。因此纵然我家底不厚,只要肯用心,未必不能成。”春枝深以为然,“是呢!”

卖布能惹出甚么官司,难不成还穿死人?

明月越说越觉得可行,干脆站起来,在屋里踱着步,边想边说:“大官么,想必不屑于搭理我这等小鱼小虾。况且县官不如现管,官儿再大,不还是要派下头的人去办事么?与其花费重金求见大官,不如直接找到统管治安的吏员、差役,这叫花小钱办大事!”

以前她家开布庄便是如此,曾有无赖在店门口闹事,报官?大老爷哪里肯理会这等小事!最后还是请那一带的巡街衙役吃了几回酒席,几个无赖就被见一次打一次,吓得屁滚尿流,再不敢来撒泼了。“不过我对此地衙门不熟,六房三班有哪些牌面人物更是一无所知…“明月在屋里转了两圈,重新坐回去,笑盈盈望向春枝。“这个简单!"越是被需要,春枝越能待得心安理得,她当下笑道,“马家铺子极多,想必上下早就打点过了,我叫小安去打听!”往前推几日。

“还没打听到?!"胡掌柜面沉如水,“下面的人做什么吃的!”张管事对进来汇报的小厮摆摆手,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还不再探?”小厮打了个哆嗦,软着腿跑了。

乖乖,掌柜的和大管事都多少年没发这么大的火了!这两位虽嘴上信誓旦旦,说什么不怕对手争抢市场,可此次进货明眼人都看出不同来:

春节连元宵,是一年之中走货量最大的时段,胡记的人早在十月初便南下进货,一路紧赶慢赶,十一月初八到,返程又逢暴风大雪,几个车夫轮流,日夜兼程,腊月初四返回固县,比往年早了四五日不止。留守的人连夜理货、入库、分档,次日一早便往马王等各大客家中送去,心想这下不会慢人一步了吧?

果然,那王家老太太见了便笑,“呦,这花色确实不错。”张管事心下得意,才要谦虚几句,却听对方忽话锋一转,“可惜前儿我已得了。”

一个马家已经够糟心的了,怎么王家也是这句话!张管事眼前一黑,几欲吐血,“得了?”

“是啊,估摸日子,针线娘子都裁剪好了吧。"老太太遗憾道。张管事强忍憋气,试探着问:“也是那位明老板?”老太太何等人物?同老伴一并打江山过来的,听着这话不对劲,便开始装耳聋。

听不清听不清!

张管事不敢得罪大客,只得叫人拿出最新的货色,“老太太,这可是我们装货发船那日才出的新鲜样式。”

返程艰难,差点跑死两匹马,这个总不会有人比他们快吧?老太太这会儿又不聋了,“嗯,这个也好,这两匹留下。”确实没见过,给我乖孙孙和乖孙女各做一身,配套的斗篷也要!才要两匹?!王家这么大的家业,只要两匹?张管事强颜欢笑,“贵府上名处人情往来不少,又是这样子孙繁盛和这般的身价,喜欢的慢慢留着穿也好呀,左右十年八年照样鲜亮。”

老太太还没开口呢,习惯精打细算的林太太听了这话就不愿意了,“张管事,您是男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家口多,开销也大呀,衣裳够穿就是了!况且一季有一季的新花色,谁还真留十年八年呢?”又不是什么绝世无双的名家名品,买那么多作甚!留着堆灰吗?光一个劲儿自卖自夸,也不管买家用不用得上,拿我们当钱庄使呢?瞧瞧人家明老板,对症下药,哪块料子做什么、怎么做都帮忙参谋好了,半点不浪费这些个所谓的老字号啊,也只剩下名头好听了!碰了一鼻子灰的张管事一出王家门就维持不住笑,抢了随从的马,先一步赶回来同胡掌柜报告。

“另有两家也是如此,只零星要了三二匹。粗粗一算,从团圆节至今,姓明的起码出了六七十匹!还都是利最高的上等好货!"一次不算什么,两次三次加起来再看,真是触目惊心!

她一个人的出货量,都赶上一家绸缎庄了。称呼从“野丫头"变成"姓明”的,更难听了,但同时也退去轻蔑,取而代之的是近乎平等的警惕。

胡掌柜终于维持不住素日的沉稳,“这么多?”张管事点头,端起茶盏胡乱刮了两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