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捉虫】蹊径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捉虫】蹊径

一夜好睡,次日明月果往各处走礼,结果薛掌柜直接堵在门口,盯着她手中的点心如临大敌,“丑话说在头里,过节走动倒罢了,这些东西你不要拿进来!”明月…”

送礼还嫌弃?!

一问才知道,薛掌柜这边打从半月前就开始收到各类糕饼了,有自家做的,也有外头买的,哪里吃得完!

“我家里、店里都是布匹,最怕油香味儿引了蛇虫鼠蚁来,"薛掌柜头疼道,"正好你来,快多拿几盒去!”

如今她年岁渐长,饭食下肚便不怎么克化得动了,尤其甜腻腻的糕点之类,多吃了不仅容易痴肥,肌肤也黯淡无光,还是少碰为妙。于是明月带着一盒点心来,捧着四盒走,半道上人都是懵的:还能这么着?

稍后出城去到绣姑家,绣姑老远看她提着点心心匣子便拍大腿,“哎哟哟,你怎得也同我做这些!快拿回去!省得那丫头瞧见闹着要吃,牙齿都要烂掉了。明月哭笑不得,“这可怎么说?好好的点心,倒没人要了!”绣姑连连摆手,“你我不是外人,不必客套,你们几个都是年轻姑娘,岂有不爱甜的?快拿回去自吃吧,散与左邻右舍也好。只是吃完了记得刷牙潮”又唠叨些哪家牙粉不好,哪家气味虽然难闻,但用后牙齿却又白又滑等等。左邻右舍……隔壁谢夫人的外子在衙门当差呢,各处孝敬怕不是更多,如何会缺?

倒是租户芳星一家,背井离乡,虽不缺钱,本地却无亲友,想必不大会有人送。且家中又有一双儿女,正好与他们!“你来的也巧,"绣姑笑道,“我们这边正合伙挖藕、买螃蟹呢,你要些不要?″

“要要要!"明月一叠声道,“这几日有些上火,正好吃些凉的泻一泻。”早起她还馋螃蟹吃呢!正是瞌睡送了枕头来。“你那边几个人?一个人头算八分银子,总包了交上去,明儿一早自有人送到家门口,十分便利。"绣姑道。

明月喜出望外,当场交银子,额外多给二两,“如今母蟹肥,且多要些,前儿还听人说做那蟹黄面吃,正有些馋。若有肥蛤蜊,也给我些,七娘做的一手好汤水,十分美味。”

苏小郎自不必说,她们三位女郎胃口也不小,单人分量必然不够。正说着,外头又有人来同绣姑走亲戚,也是提着一色点心、一瓶桂花酒。绣姑少不得上前应付,回来时却一个劲儿盯着那匣子点心瞧,继而大笑不止。见明月好奇,绣姑捂着肚子叫她上前看,“昨儿我买点心时特意在这里点了个红点,不曾想送出去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哈哈哈!”明月一怔,也跟着笑起来。

似薛掌柜、绣姑此等有营生的人家,并不将区区一封点心放在眼中,但对寻常人家而言,那却是过节都不舍得吃的好物,哪怕收到了也不敢打开自用,生怕回不起,只管妥善保存,另寻了别家送的,打乱了凑一凑……奈何众人所识皆有限,有来往的就那么几家,兜兜转转的,绣姑送出去的点心竟原封不动地回了家!

傍晚明月回家提着四盒点心回家,将事情原委说与七娘等人听,众人都笑了一回。

杭州湿热,点心放不久,明月自留两盒,另两盒送往隔壁去。芳星和她女孩儿才在家收了绣架,筹备过节,见她过去也是欢喜,大大方方收下点心,“正好这几日我们娘儿俩赶活计,还没来得及操办呢。”她家收入可观,颇走动得起,故而并不扭捏。她女儿青河接过盒子,又道谢,“还是全味斋的点心心呢,娘,我能现在吃一块么?正肚饿呢。”

全味斋是老字号,做的酥油香饼、桂花水晶糕极有名气,本地老饕鲜有不爱的。

人家还没走呢!芳星责怪地瞥了她一眼,对明月歉意道:“瞧瞧,这孩子被我惯坏了。”

明月并不在意,“嗨,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此乃人之常情,她又是个孩子,我竟是个老古板不成?”

她甚至有点羡慕青河。

敢于坦率表达需求的人,往往在爱中长大……说得芳星也笑了。

这位小房东可也算个孩子呢。

才说两句话,七娘便从正院找来,说是隔壁谢夫人来了。送节礼之余,谢夫人还提前致歉,“外子有三五好友,亲眷皆不在本地,说不得要在团圆节那日聚一聚,吃酒说笑一回,若有叨扰之处,还望见谅。”明月都没想到她竞连这等微末小事都想到了,颇有点意料之外的受宠若惊,“无妨无妨,佳节本为取乐之时,闹一回又有何妨?”谢夫人便笑:“并无浪荡之辈,绝不会闹的,隔日又要上衙,说不得子时前便要散了。”

明月心道,这也是人家讲理,提前过来说明,但凡遇着不讲理的,纵然夜夜喧哗又能奈何?

不过明月并不认为自己有这样大的面子,也不觉得谢夫人会亲切和煦到对随便什么人都如此上心…说到底,终究还是常夫人之夫,杨相公的人情罢了。话说回来,既然人家这样说了,自己这边也得注意,别闹到太晚才好。次日一早,果有城外渔民乘船而来,登岸叩门。因明月一处要的极多,那渔民十分重视,除预定之物外,另有一大捧新鲜荷花,并几只大莲蓬、几片大荷叶,里外透着股水汽清香。他殷勤笑道:“自家水塘所产贫贱之物,姑娘不要嫌弃,且留着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