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厌旧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一个人便可操作!直上直下,想起就起,想停就停,又稳当又不费力!也不用担心拿出来晾干时染料乱淌,印的时候什么样,干了之后就是什么样。”

这法子真妙呀!

狗仔们不知道三个人类在兴奋什么,但很快便被这氛围感染,也甩着尾巴高兴起来。

三人在院中燃起火把,连夜将那两只巨大的竹帘扛出来洗刷干净,重新吊到水池上方,开始尝试操作。

找到解决方法是一回事,而能否将方法付诸行动,又是另一回事。比想象中难!

最大的难点就是晃。

单张二丈多长、两尺多宽的竹帘连在一起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了长近五丈的庞然巨物,因为是整个儿从上空吊下来的,就导致它极其的灵活,也极其容易摇摆,轻微一点碰触便会从头抖到尾。

在舀纸浆的时候,这种灵活是借力、省力的优点,但换到印染花色,就成了灾难。

无论明月还是朱杏,对花色要求都极尽苛刻,而竹帘抖动无疑会让提前铺好的花色糊成一坨,前功尽弃。

怎么能让它不抖呢?

或者说怎么能让它在入水的瞬间不抖呢?

得练。

练习期间,明月还陪前任坊主去薛掌柜的布庄买了近三十匹布,家常穿的素面十匹,各样提花、印花、织花的二十匹,都比市面上散客单买便宜不少。零零总总算下来,省了将近四十两!

老两口十分感激,再三道谢,临走前还告诉了明月一个小秘密,“造纸坊往后去约一里处,有一片林子,每每下雨便成片往外冒笋子、菌子,那里少有人去,你们尽可以挖了来吃,极鲜美的。再往东走的山坳坳里,还有一眼泉,不大,水却极清澈甘甜。那山也没人管,若爱动弹,悄悄圈起来种地种菜都好,似或有爱管闲事的差役经过,略作打点就是了,他们也不会追究。”说完,老太太冲她挤挤眼,“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们。”明月扑哧一笑,“好,我记着了。”

送他们离开后,明月马上骑着骡子往她说的地方去了,还真找到一片不大起眼的林子。

只是近几日不曾下雨,笋子和菌子都老了,吃不得。倒是那眼泉水极佳,清澈见底,入口甘甜无比,当真是个宝贝。明月自己喝饱了,砍了几根老竹子,预备拖回来给保家和发财扎狗窝,又将随身带的竹筒灌满,带回去给七娘和朱杏尝,两人都说好喝。尝过山泉水后,三人继续练提拉竹帘。

可连着练了几天,收效甚微。

因为它真的太大了,四面吊着绳子,每一寸都有细微的弹力,每一次摩擦,甚至每一缕风都有可能引发抖动,继而迅速蔓延。于是明月就想,它一定要同时直上直下吗?先将降下一截绳索,使它微微贴近水面,一端磕在水池壁上,一人一头抬着另一边,第三人在桩子上绑住主吊绳,稳定之后再由两人慢慢将另一边往下扣,如放倒的车轮般碾压过去不行吗?

试了一下,还真行!

稳多了!

压榨近一月的难题,竞就这么解决了?

明月都有点不敢相信。

她趴在池壁上看,浮在池水表层的染料完美转移到了用来代替布匹的纸张上!

再细看,虽有细微移位,但因为正片花纹都是晕染的,这种不经意的细微移位反而更显得自然。

没花!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她猛地抬起头来,一双眼睛在火把照耀下亮得惊人,整张脸都因为即将到来的金钱浪潮涨红了,“没花,没花哈哈哈!”印了花就简单了,水池下半部分有个出口,打开塞子让水面下降一点,“布匹"仍稳稳停在原处,待染料半干,确定移动也不会流淌后,再行挪到别处。而且因为有吊绳,挪也很简单,只要拉高后向旁边轻轻一推,它自己就荡开了,荡到合适的位置后抓住,再慢慢放绳子,让它落到下面摆好的架子上。如此借力,力气不大的瘦削少女也做得来!次日晾到半干,明月三人钻到悬空的纸底下仰头细看,发现还是不够尽善尽美。

还得练!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如今找到正确方法,且慢慢来吧。又反复练了三日,逐渐熟练,中间还用普通白布试了两次,明月再次对竹帘的吊绳做了改进:

原本是中央一股主绳,下面再分四股连接四角,可灵活转动竹帘抄纸。但染色求稳,她便将主绳增至两根,每根下分作两股,控制同一侧长边的两角。如此一来,操作人数就从原来的三人降至两人:二人先合力拉起底部缝有布匹的竹帘,然后甲边停住,乙边下放贴池壁,稳住后甲边再放,而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需得有两个人各搬一条短边,又要喊号子,又要协调一致…整个流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贴水下放甲边,要求操作人既有足够的力气,又胆大心细手稳。

然后三人就发现,不知是天生,还是后天苦做针线的缘故,七娘的手特别稳!一放一个准儿!

明月忍不住拉着七娘的手啧啧称奇,“这可真是一双神手啊!”保家和发财绕着明月的腿干着急,想站起来又一屁股摔回去,伸着狗头好奇死了:看什么看什么,也给我看看!

朱杏看着她的眼神也不一般了。

七娘浑身不自在,脑袋也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