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查封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裳,拿大手巾绞干头发,隔着门对外吩咐起来。

苏小郎主动请缨,“我去找人打听。”

“我也去。"苏父紧随其后。

“去吧,快去快回,小心为上,若有衙门的人在,不要往上靠。"明月道。“哎!"父子俩一阵风似的卷出去。

春枝帮明月扇风,“锦鸿铺面被封,听说账本也被一并带走了,凡是与他家有过交易的,都顺带着被查了。衙门的人已来过这里,要看咱们和锦鸿的账本,我同他们争论几句,给隔壁谢夫人听见,过来调停,最后只看了当初您和锦鸿签的文书就走了。”

文书中明确分派了各自的责任:明月这边不包税,安分纳税也好,偷逃税款也罢,都只管找锦鸿。

果真被翻出账本来,霞染可就瞒不住了。明月暗道侥幸,“该好好谢过人家。”

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

“我已送过重礼了,谢夫人退了一半。“春枝絮絮叨叨地说着,又帮着明月换衣裳。

“嗯,这可得记个大人情。"明月搓了把脸,“对了,吴状师的人来过吗?”“六天前刚走,"春枝给她看账本,还有来取货之人留下的按了手印的吴状师的亲笔信,“照您在信上说的,三种花样,每种取了两匹送他,没收钱。另外每种要了八匹,一匹一百四十两,一并带走了,都是从原本准备给锦鸿的那批贷里扣下的。”

因明月临行前就交代过,说吴状师的人可能过来拿货,故而交接非常顺利。“说到锦鸿,五月底了,他们的人来过吗?“这笔账很简单,明月简单瞄了一眼就把账本合上放在一边。

过了这个月,霞染便可借薛掌柜和吴状师之手卖往全国各地。“铺面查封当日就来过了,"春枝说,“可是他家几个管事儿的连着账本和家当都被衙门贴封条带走了,来的是两个面生的小伙计,只带着一个管事的印章,并无其他信物,也没有足够的银子,空口要货,说什么打欠条。我和七娘都觉得不妥,商议了一回,没给。”

“嗯,没给就对了。眼下正值锦鸿的多事之秋,谁知道那两个伙计是他们管事儿的临危托付?还是眼见着树倒,趁机偷了印章,想要趁火打劫来的。”霞染的本钱虽有限,卖价却高,一匹就一百多两银子呢,若贸然给出去,回头银子收不回来就坏了。因进价未对外公开,又不好明着报官,就只能吃个哑巴亏。

明月深深地吐了口气。

京城局面已打开,其实锦鸿结果如何,她倒不怎么在意。她关心的只是会不会牵扯到自己。

好在苏家父子很快就回来了,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便将得到的结果说给明月听,“东家,都打听清楚了,这几天前后脚被查封的铺面一共有四家,另外有一家贩盐的,两家贩茶叶的,罪名都是偷逃税款。”一听有四家,明月狠狠松了口气,笑道:“好了,此事与我们不相干。知道没有被针对就放心了!

心心事一去,院子里的气氛顿时轻快起来,苏父还有心情嘀咕别家了,“盐贩子啊,听说一抓一个死。”

有犯盐和犯茶叶的对比着,锦鸿这个贩布的都像小打小闹了。盐铁茶官营,并非由官府亲自往外卖,而是朝廷每年都会对外发售数量有限的“引子”,由各地财力雄厚的豪商巨贾竞价,价高者得。当然,“价高者得”只是明面上的说辞,真想得偿所愿,人脉、靠山缺一不可。

取得“引子"的商人便具备了与朝廷合作,贩卖盐铁茶等物的资格,没有的就是私贩,要杀头的。

每张“引子"都明确了商人们可以贩卖的数量,根据凭证去官营作坊内拿货,所得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库,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这几样买卖本就是重利,奈何人心不足蛇吞象,挣钱哪有个够呢,久而久之,难免有人渐渐不满足,经常在明面上卖朝廷的货,私底下则偷偷贩卖私货,逃避税款、谋取重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