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捉虫】二更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捉虫】二更

明月顶着肿胀的猪头脸走出房门时,所有人都震惊了。昨儿她回来的晚,伙计们都休息了,没看见,倒是好事。七娘目瞪口呆了半响才哆哆嗦嗦伸手,“东家,你这,你这是……当初下大狱也没遭这样的罪啊!

明月欲安慰众人,结果一开口,“嘎”

明月…”

众人…”

坏了,牙龈连带着嗓子化脓了。

明月喝了口温水润喉,试探着清嗓子,“嘎嘎…”众人…”

明月…”

罢了,放弃了,喝药吧。

她找了块细纱遮面,又取出纸笔,想了想,在纸上画了几个箱笼,旁边写“今日去做”,又指指外面,画了条鱼。

昨日陪她出入的苏小郎凑过来看,懂了,马上对七娘等人说:“东家说今儿要去订做箱笼,不必担心。再就是叫梁鱼进来说话。”七娘和朱杏齐刷刷扭头看明月,明月点头,又对苏小郎比了个大拇指。苏小郎骄傲地扬起下巴,出去叫梁鱼去了。七娘面露忧色“您这样怎么出门啊?”

话都说不利索,还是在家歇几天吧。

明月同样骄傲脸,用力戳戳苏小郎离去的背影,那不还有他嘛!昨儿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找到木匠后,苏小郎说话,至于箱笼的尺寸和具体要求,完全可以用图纸交流嘛。

见她坚持如此,深知她犟种脾性的七娘便不再劝,又去亲自给她熬药,“那我就对外说您这几日牙疼。对了,既然去城里,记得回来前再去找大夫瞧瞧,再奔波一日,昨儿的药未必对症。”

明月乖巧点头。

确实有点严重,真得去再把个脉。

七娘捧着她的脸看了又看,心疼得不得了,将那江平夫妻连带祖宗十八辈都拉出来骂了十多遍,“也就是他跑了,改日再叫我见着,定要拿锄头打碎两个烂羊头!″

不多时,苏小郎领着梁鱼进来,两人一前一后,俱都龙行虎步威风凛凛,明月看得身心舒畅,觉得腮帮子都不那么痛了。“东家。"进来之前,梁鱼已被苏小郎告知明月这几日牙疼,故而看她带着面巾也不意外。

明月看了苏小郎一眼,他便对梁鱼说:“说说吧。”梁鱼道:“年前您命我搜罗合适的护院人手,我各处都去信打听了,又有夏生帮衬,如今找到四个,也照您之前说过的那般,叫她们先过来给您相看相看。”

四个啊,这可真是帮了大忙,明月点点头。梁鱼便细说那四人底细,“三女一男,其中一对是夫妇,早年我走镖路上遇见的,今年应该二十六七岁了,使得一手好刀。”刚被江平两口子闪了的明月眉心一抽,歪头,疑惑:这个年纪,又成了家,夫妻俩过来,家里人怎么办?

梁鱼看懂了!

“说起来还有个缘故,那位兄长祖上便习武,早年其父走镖路上捡了我那姐姐养活,后来渐渐长大,见她有些天分,便做个弟子教授武艺,又见二人情投意合,便做了夫妻。早年他们也算年轻肆意,后来出了些事,折了父亲,好不容易养个孩儿也天折,自此收敛稳重,也心灰意冷,退出江湖,只寻些护院的营生来做。”

哦,那就是没有家眷拖累,可以。

只是“年轻肆意”,现在改了没?会不会桀骜不驯,不听调遣?明月要的是能完全听命于她的,可没有闲工夫感化这个,感化那个。明月又以眼神询问,梁鱼看了,没看懂。

明月无奈,拿笔在纸上写下“年轻"二字给苏小郎看。本想写“肆意”,可落在纸面上,苏小郎未必认识,只得作罢。苏小郎读书不多,来了之后进度也不算快,但这两个字还是认得的,马上问梁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可不是他们能撒野的地方。”梁鱼懂了,对明月道:“这个您大可以放心,他们早就改了,早些年我还在镖局混迹时,偶然遇见他们,他们还劝我尽早脱身……年少轻狂,哪家少年不轻狂?可再没有什么能比至亲的离去更叫人清醒的了。

闯荡江湖,听着是快意恩仇,可谁去了谁知道,多的是鲜血淋漓。话本里的、说书人口中的侠客永远意气风发,但活人受伤了会死,年迈了会老,一切都是那么残酷。

明月点点头,以眼神催促:另外两个呢,有什么特殊情由没有?梁鱼又道:“另一人倒罢了,倒是夏生举荐的那个,是原先同她一并在码头扛大包的,自小没正经习武,可力气极大,又是街头同人扭打出来的,真动起手来,既狠辣又不惜命。只是人没什么心眼儿,需得您教导她做什么才会去做。明月懂了:说得难听点,就是有点憨憨的,傻傻的,凭本能拼性命活到现在。

这样的人虽不够灵活,但只要用得好,反倒比小心眼儿多的更叫人放心。时间久了,甚至可以托付她去做一点血腥残忍的事……明月几乎立刻就决定将这个人放到自己身边。只要看过之后人品没问题,正好叫她和苏小郎一静一动、一精一憨。春枝那边有苏父,另外三个就放到染坊这边,叫七娘自己挑一个带在身边,剩下两个跟着梁鱼和夏生守护染坊。

据梁鱼说,这四个人分散各地,但都颇有意,快则十几二十日,慢则两个月,必来的。

用过饭后,明月先带苏小郎去找木匠做箱笼。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