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赵端回汴京的第二天,就揣着小手准时到衙门打卡上班。那股子的旺盛精力,让在前堂猝不及防与她撞个正着的宗颖惊得叹为观止。他犹豫片刻,还是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公主一大早来衙门做什么?"宗颖疑神疑鬼,絮絮叨叨地念叨,“书令都还没来呢,衙门口也没有百姓过来,爹一大早就出门准备去巡视战后的情况了,难道尚宫没有事情?公主怎么不去跟着尚宫去看看……他眯着眼睛,故作不经意的问道:“是有什么别的工作嘛?”赵端大眼珠子一闪,一看就是立马蓄满了坏水的那种,懒洋洋说道:“哎,你爹没说吗?″
“说什么?!"宗颖警钟大响,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又瞒着我对吧。”“那你回去问问你爹吧。“赵端笑眯眯的抱着小手,非常过分地戳了戳他脆弱的心灵,“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告诉你呢。”宗颖顿时愁眉苦脸地叹气道:“哪敢啊!爹说我没照顾好公主,罚了我三个月的月俸,现在见了我就没好脸色。”
赵端上下打量着宗颍,摸下巴,一脸不解:“你又不是我女使,怎么照顾我?”
宗颍耷拉着眉眼解释:“爹从陈淬那边听说,公主换城计划时独自一人遇上兀术,还差点被包圆,认为我不该让公主以身犯险,既没及时劝谏,关键时刻又没守在您身边。”
宗泽作为一个士大夫,以'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为自身准则,对自己的儿子自然也是格外严格,但对于其他人他的要求却并不高。只是出人意料的是,在他眼中,公主并非只是个需要安抚、留在汴京即可的摆设,反而,他对赵端有着自己的要求。这是一种隐秘的态度转变。
平日里,宗泽总是乐呵呵的,对赵端的诸多举动都格外纵容,因此被吕好问大骂奸佞,但若是关键时刻,他也会格外严格。比如之前处理王善的事情,比如之前公主打算去洛阳。他的态度其实很坚决,是吕好问和尚宫之中最为决断的人。尚宫看似最是严格,其实也是最溺爱的,很少会拒绝赵端强烈要求做的事情,丝毫不夸张的是,赵端在前面杀人放火,尚宫就会在后面掩盖事情。吕好问对公主的严格,在于他总是认为公主年纪还小,会被人蛊惑,尤其是在他眼里,周边的人没一个靠谱的,所以他本人对公主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公主不要太荒唐,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属于嘴皮子骂得厉害,行动上却少有阻止的人。
但宗泽不同,他虽然乍一看是最溺爱公主的,公主在衙门瞎晃悠,什么都想看看,甚至想要掺和一脚,他从来不生气,有时候还是帮忙指点一二,但其实仔细看来,他其实才是一直把公主框在特定区域间的事情。他不想公主背负刻薄寡恩的名声,所以会亲自来找公主商量王善的事情。他不想公主远赴洛阳去做危险的事情,所以会一直坚决地反对。不过你只要说服了他,他就会对这些事情格外上心,争取为你保驾护航。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权衡利弊后的态度,但赵端却敏锐察觉出他的拧巴。一一他对自己的态度实在太奇怪了。
不过虽然她早就发现了不对劲,但她已经学会沉默,且暗搓搓,时不时的试探一下他的底线在哪里。
但显然宗泽对此事也未必不知道,但他同样也在沉默。所以宗泽因为这个事情责罚宗颍,赵端一过脑子,竞觉得非常正常。“你们这钱罚的冤枉啊。"赵端叹气,背着小手溜溜达达走了。其实不止上述三位,赵端本人也是很有决断的人。她想干什么,她就千方百计想要干成。
所以,当时她想出换家的计策,那是一定要换成功的,谁也拦不住。宗颖跟在身后,来了兴致:“哦,还有谁被罚了?”“我们都被罚了哦。"王大女跟在身后慢慢悠悠开口,还指了指沉默不语的张三,又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尚宫把我们都罚了三个月。”宗颖露出同病相怜之色:“那真是太可怜,要是没饭吃可以来衙门的,我回头给你开小门。”
王大女嬉皮笑脸:“不用哦,尚宫说我们没照顾好公主罚了我们三个月的月俸,但是说我们这次很辛苦,给了我们一百贯的奖励呢,我和师父过几天还能得到一套正儿八经的盔甲呢,嗯,还有刀,我想要锄头,但是尚宫好像不乐意。宗颖沉默了。
宗颖生气了。
宗颖开始冷笑一声,嘲笑着:“那你怎么不骑小毛驴去打仗。”王大女不服气,大声嚷嚷着:“毛驴又不是打仗用的,可多少百姓是拿着锄头干架的,你见过村里人打架吗?我们都是拿着锄头和铁锹的。”宗颖和她大眼瞪小眼,最后忍不住骂道:“王大女!外面的人都说你是大将军呢!你知道多少人想和你切磋切磋嘛,怎么还惦记着村里刁民打架斗殴的事情,有点出息行不行。”
王大女撇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老在背地骂我不识字呢,说我的眼睛都看不见什么字。”
宗颖再一次沉默了。
宗颖再一次气笑了。
“目不识丁啊!王大女!你到底有没有在读书啊,这么简单的成语都不认识。”他忍不住忧心忡忡去看公主,非常担忧王女使的未来。“大女真是个厉害的人,可是要好好培养的,但是听说她竞然连项籍都不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