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之大,足以倾覆朝堂!陆妙仪却是神色不变,她平静道:“天王可知,当年中祖定都长安,关中兴盛,有百万人丁,然不过百年,关中粮秣便难以为继,需仰仗关东漕运。最后更因胡马南下,漕运断绝陷入饥荒…”
当年中祖刘世民定都长安后,天下安宁,不到百年,长安人口暴涨,关中食粮已然不足,需要依托漕运自河东输入,但三门峡砥柱山险阻,漕运需陆路转运,成本高昂,漕运粮食有三分一都损耗在运输途中。没奈何,当时的皇帝经常带关百官前往洛阳,以缓解粮食压力。“天王定都长安,固有氐族根基在此之故。然,如今天王疆域已非昔日关中一隅!北并燕代,南望荆襄,东控河洛,西抚凉州!天下之重,系于中原。老中枢久居长安,远离新附膏腴之地,政令传递迟滞,控扼四方之力,岂非自缚手脚?更遑论他日挥师南下,一统寰宇,长安鞭长莫及,洛阳却正当其冲!”苻坚所在西秦之所以定都长安,不过是因为氐族起家就在关中,所以顺便罢了。
这些事离得并不远,苻坚神色顿时动容。
陆妙仪说的是事实,关中定都确实是许多不便。而且,在被提醒之后,做为一名有为帝王,他想到了更多事情。得到燕国之地,他光是让氐族分封四方,但长安也限制了他施展治国方略。他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若是在长安之地,对将来是不利于他控制中原之地,更别说南下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兴建洛阳,他完全可以提前放出消息,在经营洛阳之后,时常带百官去洛阳“就食”,到时,百官在洛阳也有了根基,便不会阻止他迁都。
越想越是兴奋。
他甚至起身踱了几步,胸中那股因迁都提议而起的不悦,瞬间被兴奋与激动所取代。
这哪里是动摇国本?这分明是破局的关键!是天赐的良机!他不但要迁都洛阳,还要全力投入自己的新都.……洛阳荒废已久,如今完是张白纸,他甚至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打造最完美的东都!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长安工城之议,暂且搁置!洛阳工城,道长可放手施为!所需钱粮物料,孤必全力筹措!至于移驾洛阳之”他眼中精光闪烁:“朕自有安排!”
凝视着苻坚意动的神色,陆妙仪克制住想要上扬嘴角,神情依然平静。看,我把主公的计划,完成的多好?
陆妙仪轻松解决了计划在西秦朝廷里遇到的阻力,有了苻坚的全力支持,苻融只能依照兄长的要求,不但从国库里调拨出大量钱粮,还开始征发五万民夫,向洛阳汇聚。
西秦朝廷的初期计划也送到林若面前。
西秦在陆妙仪的要求下,进行一期计划是拦截洛河的支流伊河,抬高河水,引流出十二条细渠,在其上兴建织坊,这时需要徐州提供机器和人手开业,等挖掘完伊河后,便进入更大的二期洛河工程,计划在第二年征发四十万民夫,拦截洛河引水。
同时,还要修筑洛阳新城,但是关中木头不够,需要在各地购入巨木,需要一两年时间。
他还听说,徐州有不需要巨木的筑殿挑梁之术,愿意重金请徐州的工匠前来修筑新城,价格好商量……
“这妙仪的计划完成得也太好了,"林若不能不赞叹,“苻融果然又劝他不要迁都了,可惜,明白人总是少的。”
“这是为何?"谢淮疑惑地问,“迁都,可以控制幽冀之地,还能方便南征,汇聚中原人心,确实是一步妙棋啊?”
“若是天下鼎定之时,当然妙了,“林若微微一笑,“但这可是乱世啊。”如今是顺风,当然千好万好。
一但他输了,躲入关中至少还能撑一点时间。可他如果迁都洛阳,老巢里全是鲜卑杂胡,北方又是谁赢跟谁的汉人坞堡。那怕是,不太妙啊。
只是,这种问老板"全部家当压上去,那输了怎么办?"的问题,是没有哪个老板爱听的。
他们会坚定地相信自己。
然后反问,怎么会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