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灯笼
直到重新住进绣姑家的客栈,明月才觉一颗心落回肚子里。总算安全了!
如今她的身家已积累到一个在普通百姓看来相当惊人的数字,不得不谨慎。“乎……“明月狠狠吐了口气,放松身体闭上眼睛,在脑海中飞快盘账。这次卖给赵太太一匹细锦,两匹提花缎;王家四匹细锦,两匹绸,三匹缎;另外两家合计两匹重罗,四匹缎子,两方细锦。因具体织造方法和提花、印花的区别,还有的夹金线银线,价格略有不同,绸缎子进价自四两到九两不等,细锦便宜的十八两,贵的高达三十五两。最后算下来,一百九十四两进货,收回三百八十五两。期间往返食宿、租骡子等算十一两,贺常夫人和杨相公中举之喜时送了一匹锦,一匹缎,二十六两……
如今明月手中总共有近六百二十两!
说句难听的,都够当初替明德福还三回赌债了,老家房子也能买几间。“七娘,先别忙了,"明月朝门外喊了声,“来,我有事同你说。”“哎!就来!"七娘麻利地将盆中衣裳攥干挂起来,往身上抹了抹手,“东家,要我做什么?”
“活儿都被你干完了,哪里还要做什么。坐着说话,"明月自己也去桌边坐下,干脆利落地推过去小半个元宝,“这一趟你的工钱。”五两一个的银锭子,剪子铰下小半边,足银二两。七娘呼啦一下蹦了起来,脸涨得通红,“东家,我知道我笨,您别赶我走!”
“谁要赶你走了?"明月啼笑皆非,“坐下,坐下!”一拽,没拽动,又使了把劲。七娘这才抿着嘴坐下,也不看银子,直勾勾盯着她,活像一条不肯离去的倔强野狗。
明月乐了,“忘啦?说好了干得好我给你工钱。”不是撵我走啊?七娘紧绷的身体骤然放松,嘿嘿傻乐,乐完了又摇头,“那也太多了。”
“你是跟我玩儿命的,"明月倒了两杯茶,自己一杯,她一杯,“眼下咱们按趟算钱,一趟一两,平时我照样包你吃住和四季衣裳。”见七娘还是不做声,明月知道她不是嫌少,便笑,“怎么,你觉得自己不值一两银子?”
七娘想也不想就点头。
跑货确实危险,可跟着东家,好像又没那么危险,因为但凡有危险,东家一早便抡起锄头自己上了。
况且她是知道世事险恶的,外头多少伙计也跟着东家走南闯北,不过混个温饱罢了,哪儿能走一趟就挣二两的?!
“二十岁的人了,也该存点私房,买点自己喜欢的。“初遇时七娘十分憔悴,明月以为她起码二十五六了,结果熟悉后问了才知道,七娘只比她大四岁,今年满打满算还不到二十一,都是苦日子硬生生磨得。如今虽然也累,但心里痛快,吃得又饱,还日日有油水,反倒更年轻了,终于有了点二十岁年轻人的样子。
自己喜欢的?七娘茫然,喃喃道:“我,我没什么喜欢的……”从小爹不疼,娘不爱,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何曾有人在意过她喜欢不喜欢?排行老七,还是个女娃,能有一口剩的就不错了!喜欢…喜欢是个什么东西?七娘不懂。
“你还年轻,有大把时光,尽可以慢慢想。"明月站起身来,拍拍她的肩膀,“我去找绣姑说点事。”
走出去几步,明月扭头再看,就见七娘还坐在那里出神。绣姑正在后院带着巧慧做针线,小姑娘坐不住,皮猴儿似的浑身刺挠,见明月进来,活像见了救星,从座位上跳下来就往她怀里扑,“明姐姐!”“哎哟哟,咱们慧娘长这么高啦!"明月抱着她掂了掂,又看她身上的葱绿色绣球花缎子袄,“真好看。”
巧慧嘻嘻笑了几声就被绣姑喊下来,“好好坐着,你明姐姐还没歇过来呢。”
“哦。"巧慧哼哼唧唧坐回去,到底不用心。绣姑并不指望女儿长大了做绣娘,也不强迫,边做针线边同明月说话,“我放在你屋里的信你可看了?”
“看了。“明月北上没几天,常夫人就打发人送信来了,说杨相公要准备来年的会试,正好回北边陪老人过年,不日便要启程。若果然能高中,杨相公倒是要回扬州祭祖,她却需留在北地应付人情往来……常夫人还特意留了他们在京城的住址,叫明月万一遇着什么事,或是哪天到那儿了,可以去家里看看。明月很有点受宠若惊,当初不过萍水相逢,常夫人便十分照顾自己,如今又这般平等往来,实在叫她不知说什么好了。以后逢年过节她必要多烧香,求老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顺遂。明月凑过去看绣姑绣花,“我听说杭州多能工巧匠,你可知哪里有做好花灯的?”
绣得真好,荷花跟真的似的,还带露珠呢。绣姑头也不抬,飞针走线道:“找人现做可贵呢,若你自己玩,在城中挑一家老字号买就是了,都不差。”
“要送人,"明月想了下,“况且也要成双成对,少说要八盏吧,须得尽善尽美才好。最好么,有点来头,说出去也好听。”绣姑想了一回,不大保险,又打发巧慧跑腿儿。小姑娘巴不得一声儿,滋溜蹿了个没影儿,粉色发带在脑后拉得老长。也不知她怎么问的,过了大半个时辰才气喘吁吁脸蛋红红地跑回来,“我,我把这条街都问遍了,有人说城东的高匠人好,也,呼呼,也有人说城北的姜老爷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