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灯笼  少地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的说西湖边上的马娘子活儿最鲜亮!”明月被逗得大笑,将她夸了又夸,“辛苦咱们慧娘了,真能干!明儿我给你买糖人儿!”

“可别惯坏了她,"绣姑笑道,“前儿我少念叨几回,她爹就偷偷给她买麦芽糖吃,又嫌牙粉苦涩,不肯刷,这不,早起还哭呢,说牙疼。”巧慧赶紧捂嘴,含糊不清道:“掉了就长新的了。”“长了新的难道你就不吃了?"绣姑哼哼道。娘儿俩好一番你来我往的斗嘴,明月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还是巧慧胳膊拧不过大腿,被残忍地限定这个月都没糖吃,哭唧唧跑进屋,“爹,娘不许我吃糖了!”

“啊?那,那就不吃了。"男人憨憨道。

绣姑大笑,神采飞扬。

“掌柜的!"正说着话,前院有租客探进头喊,“要个鸡汁煮干丝,再要个虾仁,随意配两样青菜,晚间会客吃!”

鸡汁要现熬,早起点,正好晚间吃,这个客人也是内行。绣姑笑着应了,扭头冲屋里吆喝几句,她男人立刻出门选鸡,又问要不要酒。

绣姑在旁边说:“多抓一只好了,这样费功夫的菜不常做,咱们也吃一吃。”

左右一只鸡是炖,两只鸡也是煮,不差什么。鸡汤滋补,男女老少吃了都好。

客人舔舔嘴,笑嘻嘻道:“绍兴酒若有,倒是可以吃两盅。”出来这么久,明月也有了见识,知道鸡汁煮干丝是淮扬名菜,十分心心动,对绣姑道:“若有多的,我们也要两碗。”之前去扬州仓促,都不得空好好逛一逛,吃得也随意,如今想来,倒有些遗憾。

众人跟着说笑一回,慢慢散去,院子里重新恢复了平静,明月脑子里想着鸡汁煮干丝,又问绣姑,“姐姐,如今鸡汁,咳咳,如今在这里买座屋子要多少银子呢?”

“你要买啊?"绣姑也替她高兴,“是该有个家了,咱们要好,我也愿意你来,可一年到头总飘在外面也不是个事儿。这人啊,还是得有自己的窝,心里才能踏实。”

绣了大半日,她也累了,起来活动下僵硬的脖颈和腿脚,“况且,你也太拼了些,依我说,若果然能攒钱买个院子,也像我这样租出去几间,又安心又省事,还不用四处奔波,岂不清净?”

也就是她们要好才说这样的知心话,不然有心人听了岂不眼红?“我也这么想呢,"明月索性向后窝在躺椅里,任初冬的阳光落在脸上,暖暖的,柔柔的,“如今只有我和七娘两个,又长期不在,倒是可以多往外租几间,留一间正房自住就够了。两个月往返一趟,正好收租。”银子越来越多,总揣在身上叫人不安,还是换成房子的好,契约在手,谁也偷不走,还能月月有进账。

以后自己不想干了,还能有窝。

“只要收拾妥当,杭州的房子就没有租不出去的!“绣姑信心十足,“不过你想买哪里的,买多大呢?”

城里的房子最好租,一年到头就没有空着的时候,且租金也高,所以大部分房主只租不卖。若明月想买,只能等,看什么时候能不能捡个漏。城外么,地段略差些,但便宜,卖的也多。只要银子管够,山都买得到!“也要个小两进吧。"明月说,“小的住不开,大了只怕我也买不起。”“若是城内好地段,小两进怎么也要一千银子了,人家还未必卖呢!"绣姑咋舌道,“中间的也得七百上下。靠城门的便宜些,四五百就能得,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乱哄哄的,还不如咱们这里,二三百就够了。”一千两银子!明月倒吸凉气,心道把我卖了吧!这还只是小两进,那她之前看到过的园林……不得几万?!甚至更多!原本明月还觉得自己挺有钱了,可如今看来,还是穷!绣姑看出她的窘迫,笑道:“你年轻,能起这样的念头就很了不起了。若你不急,我慢慢给你打听着,多选几样,看到底哪个好。若是着急,找房牙子最快。”

明月摸摸鼻子,“那就辛苦姐姐了,慢慢看吧,我不着急。”除了帮忙打听房子,明月还想托绣姑找个可靠的人,“也无需做什么,就是随我们坐一趟船,登船时帮忙分摊下货物,别说漏了嘴就行。往返吃喝我都包了,去是包船,回来我也给船费,额外还有工钱,最好也是女人,毕竟要在一条船上同吃同睡,男人不大方便。”

这次她回去就得十一月底、腊月初,正好卖年货,固县那四家都有买卖,既要自家裁剪新衣,也少不得往来打点,皆或多或少点了“菜”。其中言明一定会要的就有马家的六匹锦、六匹重缎,王家的四匹锦、四匹缎、两卷苏绣,另外两家也有这个意思,只是少些胆量,说要看过才好下手。光马家、王家两处加起来就有二十二匹之巨!后两家多多少少也会买几匹,就照三十匹吧,冬料厚重,用的丝多,价格自然也高。且连着新年和元宵佳节的大日子,大家都更偏好幻彩辉煌的锦,就照平均一匹十八两,合计也要五百多两。

若纳税,一成就要五十多两!

就算她和七娘拆分两批,少说也要有二十匹纳税,怎么算都不下三十两。绣姑常接待买卖人,对这一套也熟,当下了然笑道:“这个不难,街东头的徐婶子就做得,前儿才回来。”

明月大喜,忙请绣姑做中人,两相见了。

徐婶子是个矮壮妇人,手脚粗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